今天是
杭州工业6.9%增速背后,新看点在哪?
发布时间:2025-08-07   杭州日报

新能源汽车、工业机器人产量增长超100%

制图 田兰芳

杭州日报讯 近日,杭州经济“半年报”出炉,工业作为经济发展的“压舱石”,是大家尤其关注的指标。市统计局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2252亿元,同比增长6.9%,高于GDP增速1.4个百分点,对经济增长的支撑作用明显。

在外部环境复杂严峻、国内有效需求仍需进一步提振的形势下,杭州工业经济展现出较强的韧性与定力。稳中有进,更是进中提质。上半年,代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方向的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和装备制造业表现亮眼,其增加值分别增长8.5%、9.2%和10.5%,增速均高于工业整体水平。

“稳”的基础持续夯实

杭州工业经济的稳健运行,得益于重点支柱行业的强劲支撑。从具体行业来看,汽车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表现突出,增加值分别增长29.3%、16.7%和11.6%,为全市工业大盘的稳定增长提供了坚实保障。

汽车制造业是杭州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近年对工业增长的拉动作用持续显现。上半年,该行业增加值增速高达29.3%。“增长主要源于新能源及智能网联汽车关键零部件制造的快速放量,同时,整车制造贡献了积极力量。”市经信局高端装备处负责人分析。

在兆丰机电,研发团队正以年均200款以上的速度推出新品。“在研发仿真系统和AI的帮助下,设计效率大幅提升。”兆丰机电董事、研发负责人周守虎介绍,“以往研发一款新品需要约一周时间,现在最快只要2天。在当前市场环境下,产品创新至关重要。”

通过持续创新,兆丰机电的产品线已从传统机械部件延伸至汽车电子部件,新能源汽车电子等领域的新产品成为新增长点。今年,在“两新”政策带动下,公司还将投入超7000万元提升自动化水平。

此外,随着新车型加速导入和投放,杭州整车企业规模能级进一步提升。1-6月,全市整车制造产量同比增长24.6%。

稳工业,重点是稳企业。今年以来,杭州在政策支持、项目落地、供需对接、助企服务等方面加大工作力度。

今年,杭州密集举办多场细分行业专场对接会。7月25日举行的新材料产业生态圈专场对接会,不仅为企业拓展市场、项目合作搭建平台,更创新推出首批次新材料“保险补偿”机制,破解新材料从实验室走向市场的初期风险瓶颈。

此外,杭州出台《服务“新势力”企业若干举措》,聚焦五大产业生态圈和“5+X”未来产业领域,精准支持一批高成长性企业实现规模与质量双提升。

“新”的动能澎湃涌现

代表未来发展方向的新质生产力,正成为杭州工业增长的新引擎。

观察杭州工业上半年成绩单,有一组数据值得关注: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0.5%,高端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增长13.6%,均实现两位数增长。

杭氧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就是一个生动注脚。5月,杭氧拿下内压缩一氧化碳深冷分离装置订单,展现了技术突破实力。作为杭州装备制造龙头企业,杭氧加快新兴产业布局和新技术新产品攻关,设备订单保持高位。其2025年一季度报显示,杭氧净利润2.26亿元,同比增长10.78%,业绩提升明显。

更具爆发性的,是新产品。上半年,杭州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117.8%,工业机器人产量增长125.4%,集成电路产量增长29.4%。

发展“增量”的背后,是创新“变量”。今年以来,以宇树科技、强脑科技、云深处等为代表的一批杭州科技新锐企业持续出圈,推动杭州新产业、新技术、新业态快速发展。

高端装备是杭州着力发展的五大产业生态圈之一。今年以来,聚焦智能装备、新能源汽车、人形机器人等重点赛道,杭州持续深化高端装备产业生态圈建设。尤其是人形机器人产业,实现了跨越式发展。

在2025年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宇树科技创始人王兴兴透露,宇树科技的年度营收已经达到“十来亿元”,他认为技术创新带来的产品进步是市场发展的核心驱动力。

杭州在AI、机器人、互联网等领域的强劲实力,离不开集成电路产业的迅猛发展。作为这些前沿产业的“基座”,集成电路的增长至关重要。其中,技术含量高、创新驱动特征明显的芯片设计环节是决定芯片性能的关键。杭州在该领域成果丰硕,汇聚了众多实力企业。

领军企业杭州士兰微电子股份有限公司的车规级芯片已成功打入比亚迪、蔚来等知名车企供应链,为汽车电动化转型提供了核心支持。2025年一季度,士兰微实现营业收入30亿元,同比增长21.7%。

含“新”量较高,还体现在专精特新企业的数量上。杭州持续深化专精特新企业培育,全市新增重点“小巨人”企业53家、累计84家,保持全省第一。

“优”的结构日益巩固

今年5月,杭州市连续3次夺得浙江省制造业领域最高荣誉——“浙江制造天工鼎”,并捧回了全省首批“浙江制造天工鼎”金鼎。

这是杭州工信经济实现量质齐升的明证。紧扣新型工业化和高质量发展要求,杭州全力以赴拼经济、稳增长、强动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指数连续6年位列全省第一。

锚定新型工业化目标,杭州全力推动产业结构向优、创新活力更足。数据印证了这一趋势:1-6月,全市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8.5%、9.2%和10.5%,快于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1.6、2.3和3.6个百分点。

产业集聚效应也在显现。1-5月全市“415X”集群实现营收8633.1亿元,同比增长5.8%。此外,杭州新增2025年度省级新兴产业集群强链补链项目18个。1-6月全市招引落地1亿元以上制造业项目226个,其中10亿元以上项目29个。

推动产业结构向优,杭州还锚定了与“数”俱进。

数字经济攀高向新。1-5月软信业实现营收5386.91亿元,增速13.09%,成为行业增长核心支撑力量。

工厂车间也在加速变革,生产线智能化改造特色鲜明。位于余杭区的钱江制冷压缩机公司,是一家从事冰箱制冷压缩机研发制造的高新技术企业。该企业投入20多亿元打造未来工厂,实现了零部件95%自产、核心部件100%自产,创下3.5秒就生产一台压缩机的行业新速度,人均产值从2022年的126万元提升至2024年的190万元。

作为数字之城,杭州以数实融合推进新型工业化发展,锚定制造业主战场,推动数字经济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同时,杭州正在积极布局通用人工智能、低空经济、人形机器人、类脑智能、合成生物五大风口潜力产业,以及商业航空、未来网络、量子科技等X个前沿领域,抢占产业新领域新赛道,并形成了首批16个市级未来产业先导区培育名单。

向上攀升的数字里,涌动着生长的力量。市经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着眼下半年,杭州将坚定不移发展新质生产力、推进新型工业化,全力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融合发展,持续为工业经济注入新动能,全力高质量完成全年经济发展目标任务。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记者 蔡杨洋    编辑:李佳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