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地刚摘牌,供电方案便“追”上门;营业厅内,数字员工、AI调度员纷纷上岗;梦想小镇等地成功建成“零停电”“高电能质量”示范区;30%以上规上企业已参与绿电、绿证交易;公共充电服务延伸进老旧小区内部……
在“创新活力之城”杭州,迭代和更新从不缺席。国网杭州供电公司也以“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的精益求精,第一时间落实国家新一轮深化提升“获得电力”服务水平改革要求,“刷新”出更便捷、更智能、更高质、更增值、更普惠、更阳光的用电营商服务“新版本”,全力打造国际一流的现代化用电营商环境,为杭州市建设营商环境最优市、民营经济强市提供有力的能源支撑。
“数智”领航 打造便捷智能办电新体验
9月2日,杭州地铁运营有限公司工作人员刘卫平来到国网杭州供电公司钱江新城营业厅,一场特别的“数字员工”体验就此展开——
“数字引导员”精准识别用户增容诉求,主动规划路径,将其引导至营商服务区的“数字答疑员”处。在这里,刘卫平不仅得到了精准细致的回答,“数字答疑员”还通过“猜你想办”功能,主动引导他办理关联业务,真正实现了“一次临厅、事事办妥”。
当下,人工智能正赋能千行百业。杭州也凭借数字化、智能化的独特优势,在全国城市营商环境竞争中脱颖而出。国网杭州供电公司依托杭州数字化改革先发优势,深化“数字政府”与“数字电网”协同发展,持续推动“数智电力BEST”品牌升级。
在办电环节,居民身份证、不动产权证等全类型电子证照可实时调用,“刷脸办电”便捷服务落地。基于国家电网光明电力大模型,国网杭州供电公司打造了“人工智能+办电”智能客服体系,全面实现简单业务“机器代办”、综合业务“智能分流”等,业务平均办理时间缩短80%。
面对企业扩报装需求的持续增长,该公司借助“电网一张图”数字孪生模型,研发并在萧山钱江供电所试点落地“AI+办电”智能辅助系统。用户只需输入电压等级、申请容量等报装信息,系统就可以自动调用电网拓扑、负载率等数据,快速输出多套方案供比选,时长由数日压缩至半日。
数智赋能不仅让用户办电更加便捷,也为故障抢修按下“加速键”。
8月6日,西湖区110千伏留下变电站10千伏出线因用户内部故障跳闸。国网杭州供电公司配电自动化全自动FA功能瞬间启动,将故障区段精准隔离。同时,“供电服务一张图”推送受影响区域内维生仪器、电梯设备等8类重点用户清单,一旦发现重要用户在影响范围内,系统就会自动派发工单,抢修人员随即在8分钟内到达现场,指导用户抢修。
目前,国网杭州供电公司所辖全域配网全类型网架自动化已实现100%覆盖,建成了“城区1分钟、农村5分钟”自愈圈,降低43%的故障平均处理时长。
“推进‘人工智能+’电力赋能,不仅能够提升工作效能,让企业办电更快更高效。更深远的意义是,它正在重新定义电力服务的标准,构建一个以数据驱动、客户为中心的智慧服务新生态。”国网杭州供电公司营销部负责人刘宏伟表示。
“高质”护航 双轮驱动助力企业茁壮成长
优化用电营商环境,速度与质量犹如鸟之双翼,缺一不可。国网杭州供电公司从供电质量和服务质量“双维度”精准发力,为企业全生命周期成长提供坚实支撑。
8月27日,高温天气持续,国网杭州供电公司西湖供电分公司之江供电中心工作人员通过智能配电物联网系统,对云栖小镇区域全部电力设备展开“体检”。该小镇采用双环网电缆网架供电,并引入自动化系统,供电可靠率高达99.9999%。杭州市云栖小镇人形机器人中试基地负责人汪涛表示:“供电企业的高可靠、高稳定的电力,为小镇企业创新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提升供电质量,为“筑巢引凤”奠定能源基础。近年来,国网杭州供电公司年均投资20亿元,建成城区电缆双环网、农村架空“手拉手”标准网架,实现全部高层住宅、所有乡镇双电源供电,全域供电可靠性突破“五个9”。
位于钱塘芯谷园区的宝鼎乾芯集成电路有限公司芯片生产车间内,精密设备高速运转,将晶圆加工成高性能集成电路。公司设备部负责人王誓政介绍:“芯片生产从蚀刻、沉积到封装测试,每个环节对电能质量都有严苛要求,瞬时电压波动不能超过±5%,波动时长不能超过100毫秒。一旦超限,生产线设备需要停产调试,损失巨大。”
针对电能质量有极高要求的企业,国网杭州供电公司逐一提交加装电压监测设备建议书,该建议方案可为企业提供24小时动态监测服务。同时,国网杭州供电公司摸排1700余个园区情况,“一企一策”制订电能质量提升方案,满足企业高精度用电需求。
“无事不扰,有求必应”是杭州推进营商环境建设的品牌。国网杭州供电公司也从分段“等候式”转变为一站“陪伴式”服务,将“电等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模式做深做实。
巨星科技是一家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企业,为扩大产能,巨星科技新建厂房需要新建电力开闭所。国网杭州上城供电分公司工作人员得知情况,迅速成立专属服务团队,企服专员全程帮办,帮助新厂房提前两个月通电投产。
近年来,国网杭州供电公司还通过低压“零投资”覆盖全类型用户、高压延伸投资“三到位”、超前服务“三主动”、配套建设“三先行”等多项创新举措,将办电、用电服务关口前移,为企业“输血”“供氧”。
“增值”远航 释放绿电价值推动绿色转型
“多亏了‘绿电TO降碳联盟’提供的清晰碳足迹,我们的纺织印染面料得到了多个‘时尚巨头’品牌的认可,现在订单量大增!”8月25日,杭州航民达美染整有限公司负责人卢重亮站在一片热闹的生产车间之外,露出了笑容。
此前,杭州航民达美染整有限公司在“绿色出海”过程中,只能向国际绿色和平组织粗略估算碳排放情况,因此曾遇到产品推广受阻的难题。8月,国网杭州市萧山区供电公司联合萧山区政府部门、金融机构达成县域降碳联盟公约,为企业提供“政府政策降碳、电网能效降碳、机构金融降碳”的“一揽子方案”。得知杭州航民达美染整有限公司的情况,该联盟为企业提供了详细的碳足迹分析报告,助力其“绿色出海”。
优化电力营商环境,不仅要在服务效率和质量上发力,更要让绿电增值,推动城市绿色转型。
针对企业对绿电、绿证认知不足及对碳业务的迫切需求,国网杭州供电公司搭建信息公开服务平台,免费提供政策宣传、交易撮合、绿色消费核算、跨境业务指导等一站式服务,帮助企业提升含“绿”量。
在杭州绿证绿电碳业务服务中心里,绿电顾问李卓然帮助施耐德电气(中国)有限公司购得1394张绿证,对应绿电139.4万千瓦时。企业负责人卫国平感慨:“以前既要买国际绿证满足出口要求,又要买国内绿证响应能耗双控,现在中国绿证也获得了RE100认可,价格更实惠、购买更便捷!”
在全国首家城市级能源大数据评价与应用研究中心,杭州能源双碳数智平台上的225家高能耗企业节能降碳数据实时跳动:浙江恒逸石化研究院有限公司实现单位产品产量碳排放量下降28.5%,杭州正大纺织有限公司下降7.3%……“过去,城市的节能降碳情况很难摸清,管理也缺抓手。如今,通过电力数据反向溯源,政府施策更加精准,企业对标更为直观。”杭州市发改委相关处室负责人表示。
绿电,正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悄然渗透到城市生产生活的每一个角落。
在能源生产端,亚运村万人食堂屋顶光伏、淳安汾口镇车厘子农光互补电站等源源不断输送清洁电,全市光伏装机突破500万千瓦,占本地电源的75%;在建筑领域,轻量化低碳节能改造方案在20余座公共建筑中应用,节能20%以上;在交通出行领域,杭州实现191个乡镇充电设施全覆盖,建成“城市五分钟、城乡半小时”普惠性公共充电圈,满足市民多元化绿色出行需求。
一度电,见证一座城的奋进;一束光,照亮新时代的征程。从“好”迈向“更好”,杭州的电力之“稳”正在促城市的发展之“进”,不断升级的惠民为企服务举措,正在赋能杭州成为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用电营商环境一流城市。
政协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