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以为我们家情况特殊,房产证办不下来。没想到政府工作人员不仅耐心协调,还帮我们免了公证费,这服务真是暖到心里!”近日,富阳区新登镇双塔村村民郭少惇手持崭新的不动产权证书,向记者讲述这段“省心又暖心”的办证经历时,难掩激动之情。
农村不动产登记是保障农户财产权益、夯实乡村振兴基础的关键一环。今年以来,省委省政府部署,将“推进农村不动产登记服务向乡(镇)延伸”纳入重点工作任务。杭州闻令而动,第一时间将其列入2025年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工作清单,在全市启动农村不动产登记“延伸办”改革,以精准服务破解农户办证“远、繁、难”问题。
郭少惇家的办证故事,正是杭州农村不动产登记改革的生动缩影。他介绍,母亲在世时在村里宅基地上审批建造了房子,但一直没有登记过。母亲过世后,该房屋的产权登记就成了一家人牵挂的心头事。“原本担心手续复杂、材料难备,没想到富阳的登记人员全程手把手指导,从材料整理、公证办理到最终拿证,整个流程非常清晰、丝滑!”高效便捷的服务,让郭少惇切实感受到了改革带来的实惠。
记者了解到,在这场改革中,富阳区积极探索、先行先试,依托 “一乡一自然资源所”的服务体系优势,当地为24个乡镇(街道)全部配齐专网专线、专业登记设备及专职工作人员,实现基层登记服务“硬件达标、人员到位”;同时,在万市镇彭家村等偏远村落设立“村级登记点”,让山区农户足不出村就能咨询政策、提交材料、解决确权难题,彻底告别了以往“翻山越岭跑县城”的奔波之苦。针对财产继承等易引发家庭纠纷的重点环节,富阳区不动产登记服务中心主动联合司法行政机关、公证机构组建“联办服务队”,提前上门排查矛盾、答疑解惑,将纠纷化解在萌芽状态。截至目前,该区已开展联合服务14次,成功调解房屋继承纠纷30余起,为140余户农户办理继承公证。
不仅仅是富阳,眼下,一场惠及万千农户的不动产“延伸办”便民行动正在各区县(市)有序推进。
在建德,当地立足农户需求,在“延伸办”体系建设上持续创新,打造“三点一线”联合服务模式——以村级服务点、乡镇受理点、自然资源所审核点为支撑,串联起“一次受理、全程通办”的服务链条,让群众“跑一次”就能完成全部登记流程。目前,建德已在全市13个乡镇开设专门窗口,铺设内网专线直连杭州市不动产登记系统,实现“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同时,通过开展“百日攻坚”“民呼我为”专项行动,推进农房确权登记镇村全覆盖。工作人员还常态化提供上门办理、延时服务、帮办代办等多样化服务,把政务服务窗口真正“搬到”农户家门口。
在临安,当地构建起“网上申请—后台审核—电子证照发放”的全流程线上办理机制,在每个村级便民服务点配备专职代办员,形成“线上有通道、线下有帮手”的服务格局。针对老年人、留守村民等不熟悉线上操作的特殊群体,代办员提供“一对一”全流程陪同服务,从材料填写、照片上传到进度跟踪,全程耐心指导、代跑代办,实现“人人能办、人人好办”,确保没有一名乡亲在数字化改革中“掉队”。
“下一步,我们将系统总结各地创新经验,进一步完善全市农村不动产登记服务网络,持续优化办理流程、压缩办理时限,让‘延伸办’覆盖更多乡镇村落,让便民服务更接地气、更有温度。”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登记处有关负责人表示,杭州将以更大力度推进农房登记便民服务,让群众享受延伸服务的便捷、高效,推动公共服务向优质化、均衡化、普惠化迈进,为杭州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城市范例注入坚实的“规资力量”。
政协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