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市政协“以创新推动履职”成效初显
(2009年2月14日)
一年一度的“两会”即将召开,打开电脑,翻开报纸,政协委员带着年度“热词”征集提案的消息赫然在目。金融危机、社会保障、中小企业转型……从经济发展到民生难题,这一年来,杭州人越来越多地听到政协的声音,看到政协的作用,甚至可以亲身参加政协的会议——政协离老百姓更近了。
会议新开法——民主议政促民生
“今年两会还能参加旁听吗?”两会的大幕还没有拉开,去年曾经参加旁听的市民就已经跃跃欲试了。去年2月,市政协全会时,大会秘书处专门成立市民旁听组,19位市民代表旁听会议。
“以民主促民生”是杭州2008年民主建设的重大课题。杭州市政协把开会形式作为突破口,进行了尝试。一项“会议邀请旁听或列席人员制度”的确立,让越来越多的政协会场出现了普通市民的影子。
民主形式创新的效果也直接体现在市民的生活中。
CPI高居不下,普通民众生活受影响。从7月起,市政协兵分5路与各城区政协开展联合视察调研,深入了解市场物价与供应情况,形成近20份调查报告。
去年8月4日,我市历史上首次民主议政会召开,主题就是“市场物价与供应”。会上,普通市民与政协委员争相发言,与到会的分管副市长及十几个政府部门负责人现场互动,气氛热烈而有序。
“有见解,有分量。”这是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杨戌标对民主议政会的成果给予充分肯定。
履职新模式——菜单履职出实效
调研、视察、考察……走走看看,这是以往许多人对政协的老印象。不过,许多九届市政协委员却没有感觉那么轻松:因为这一年,他们是领着市政府与政协工作联席会议确定的任务“上马”的。
这样的会议2008年召开了好几次,有哪些题目需要协商,哪些问题要展开调研,政协对政府工作有什么意见建议等等,双方都在会议上讨论、协商。
市政协主席孙忠焕把这种工作的互动形象地称为“菜单模式”:市政府提供“菜单”,政协委员根据“菜单”自行“点菜”履职;同时政协委员作为“大众评委”对政府提供的“菜肴”点评,提出改进意见。
这种创新式的互动机制很快就产生了效果。围绕推进节能减排,市政协九届九次常委会议形成1份主报告和25份子报告,提出了10条节能工作建议和8条减排工作建议。重磅级的调研成果很快就得到了市委、市政府充分肯定,并在社会上引起很好的反响。
提案新办法——“三件套”办理出实效
2008年10月28日,我市的各个媒体都报道了一则消息:杭州市政协首次面向社会公开征集提案线索,还公布了邮寄地址、传真电话和电子邮件3种联络方式。
这是杭州市政协提案“新政”的又一举措。此前公布的3项举措:市政府和市政协领导领办、督办重点提案制度,提案统一交办制度,政协委员、政府官员、市民代表、媒体记者等多方人士共话提案机制,被媒体誉为“提案新政三件套”。
市政协九届二次会议以来,共征集提案804件,审查立案750件,已全部办结。简单的数字背后是“三件套”带来的实实在在的效果——
关于公共场所控烟等提案还被列入政府工作报告和市人大的立法计划。
《发挥在杭国家级科研院所作用》的重点提案,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分别作出批示,领办的副市长带队走访近10家在杭国家级科研院所,研究出台有关文件,成立了在杭国家级科研院所战略合作委员会,并在首次会议上签约了4个合作项目,为杭州建设创新型城市增添了力量。(来源:杭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