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2005-3-28 郁嘉玲 |
各位委员: 我代表常委会向大会报告政协第八届杭州市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情况,请予审议。 市政协八届三次会议以来,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有关人民团体和市政协委员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以及广大人民群众普遍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共提交723件提案,经提案委员会审查立案615件,其中八届三次会议提案601件,闭会后提案14件。经审查不予立案的108件意见和建议,已作委员来信或社情民意转送有关部门研究处理。截止2004年底,通过78个承办单位的认真办理,提案全部得到办复。其中采纳和基本采纳的565件,占办复总数的9187%;留存参考的50件,占办复总数的813%。在已办复的提案中,有367件提案委员作了意见反馈,其中表示满意或基本满意的365件。 一、提案办理的基本情况 提案是政协委员履行政协主要职能的重要方式,其中一些具有较高科学性与可行性的提案,通过承办部门的认真办理,在我市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中起到了积极作用,产生了较好的社会影响。 (一)涉及经济科技方面的提案有120件,占提案总数的1951%。市民进关于贯彻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深化经济体制改革的建议;市九三学社关于以科技创新为重点,确保我市块状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建议;韩容委员关于采取积极措施大力推进我市高新技术改造传统产业的建议;房梅华委员关于进一步改善投资环境,促进杭州经济快速发展的建议;沈国民委员关于引导中小企业分类集群联合发展的建议等,有关部门认为具有较强的可行性和前瞻性,并根据提案提出了一系列相应的政策。市工商联和钟斌委员关于建立杭州市企业信用信息系统、加快杭州市中小企业信息化进程的建议,在市委、市政府今年出台的《关于进一步促进民营经济发展的若干意见》中被采纳;侯公林等委员关于进一步发挥好统计预警工作作用的建议,市统计局十分重视,表示将提高统计调查分析的深度和统计预测的科学性,加强对突发性公共事件对经济社会和人民生活造成影响的监测力度。 (二)涉及环保、城市建设和管理方面的提案有224件,占提案总数的3642%。市民革和胡志坚、杨全岁等委员关于完善环保基础设施,努力建设生态城市、加快富春江流域生态环境保护和加大空气污染治理力度的建议;李春根委员关于开展地下管线普查,建立地下管线信息系统的建议;罗苑、朱晞、吴旭辉和何西华委员关于完善交通设施及监控系统、增加进出杭州市区道路交通指示标志等建议,对优化我市经济发展的软硬环境,缓解城市交通压力,改善全市人民生活环境起到了推动作用。市致公党和王扬波委员提出要大力发展城市公共交通、提高公交事业管理水平,缓解道路拥堵的建议,为市政府制定《构建公交优化体系解决“出行难”问题的实施意见》提供了决策参考意见;市农工党提出杜绝建筑工程招投标中低于成本价竞标的行为,市政府在出台《杭州市建筑施工企业项目经理管理试行办法》等文件中予以采纳,进一步完善了市场准入规则和清出制度。杨慕光委员关于尽快制定创建安静小区方案的建议,市环保局据此通过走访小区、座谈等形式开展调研,制定了《杭州市创建安静居住小区实施方案》,并将“安静小区”列入2004年市长与各区政府区长签订的环保目标责任书中。蔡卫平等委员提出规范小件货物运输市场的建议,得到市交通部门的采纳,将建立货运出租网络,对“货的”实行“六统一”。 (三)涉及文化、教育、卫生、体育方面的提案有102件,占提案总数的1659%。市民建关于统筹发展职业教育,为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提供人才支持的建议,市政府已充分考虑,提出了建设技术人才的要求,以建立和完善有利于提高技术人才发展的管理体制。市民盟关于进一步规范我市非学历教育的意见被市教育局采纳,目前正在酝酿出台《杭州市培育与发展教育培训产业若干意见》。市民进关于深化乡镇医疗卫生体制改革促进农村公共卫生事业发展的建议,市委、市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确保农村公共卫生工作经费。张承军委员提出在公共场所播放高雅音乐的建议,市委宣传部专门召集相关部门专题研究整改方案和措施,以提高杭州文化品位。朱炳仁委员提出建立杭州市工艺美术馆的建议,被市计划委员会编入了《杭州市文化产业发展纲要》。骆燕宁委员呼吁要加强预防艾滋病的教育,得到卫生部门的高度重视,市政府即将出台有关艾滋病预防与控制的中长期规划和艾滋病防治工作的实施意见。张荣官委员建议我市申办全国综合性运动会的建议,在全市体育工作会议制定的《加强体育工作发展体育事业创建体育强市的若干意见》中被吸纳。 (四)涉及劳动人事、社会法制方面的提案有169件,占提案总数的2748%。魏民委员呼吁全社会对未成年人犯罪情况进行关注,金福娟等委员关于建立科学规范的社会保障体系,魏颖委员关于建立杭州市农转居妇女就业和社会保障的建议等,对稳定社会、安定民心发挥了积极作用。市民革关于重视失土农民再就业的建议,市民盟和富学仁、董霭鲁委员关于加强对来杭务工人员权益保护的建议,得到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重视,并研究建立覆盖全市的失土农民就业援助和社会保障制度,对外来务工人员实行有效的管理。施农农、王富英和黄坚等委员提出加强对乞讨人员管理的建议,被市公安局吸纳进《做好城市生活无着落的流浪乞讨人员救助管理工作的通知》等文件中。赵国秋委员提出的制订《杭州市精神卫生条例》的建议,市法制办将此立法建议与市人大有关委员会进行联系和沟通,取得了市人大常委会的支持,将会同有关部门进行立法调研工作。徐运昌、蒋雄和郑武委员提出建立杭州市携带艾滋病病毒违法犯罪人员强制收治治疗场所、建立网上12345市长公开电话和建立健全“绩效审计”制度的建议,均得到承办单位的肯定和采纳。 市政协提案受到社会各界的关注,得到党政部门的重视,各承办单位把办理好政协提案作为坚持和完善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推动本单位工作和改进工作作风的重要契机。许多单位实行“一把手”负责制,把提案办理工作纳入重要议事日程,从领导督办、建章立制等各个环节着手认真办理,促使提案发挥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二、提案委员会主要工作 一年来,提案委员会在提高提案质量、办理质量和服务质量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努力,对提案的组织征集、审查立案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探索。 (一)加大为委员“知情”服务的力度。为让广大政协委员了解政情,全会前我们及时了解市委、市政府新一年工作的重点和部署,并汇编成《提案征集参考提纲》供委员撰写提案时参考。为做好集体提案的征集工作,我们走访了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与他们一起探讨提案撰写方向,征求一年来提案办理情况的意见和建议。去年,我市各民主党派、人民团体共提出集体提案54件,不仅数量较多,而且质量都较高,其中有9件被市政协和市政府共同确定为重点提案。市民建关于切实落实净慈寺规划、扩建工程建设的建议,市政府多次开会协调取得较大的进展;市九三学社关于加快创建杭州特色专业孵化器的建议,市科学技术局认为对指导我市孵化器建设发展具有较高的参考价值。市农工党关于改革医疗收费制度,着力解决看病贵问题的建议,市委、市政府组织调研组开展调查研究,提出改革方案。 (二)严格审查立案,努力把好提案质量关。为提高提案立案工作的质量,去年经常委会同意,提案委员会不再在全会期间审查立案向大会报告提案审查情况,而是收集归纳整理委员以提案形式递交的意见建议,向大会作提案收集和初审情况的报告。全会结束后,提案委员会专门召开提案审查立案会议,按照《杭州市政协提案工作条例》的有关规定,对全部提案进行认真细致的审查和立案。这一新的尝试,一是有效地保证了提案审查时间;二是维护了提案审查的严肃性;三是确保参加提案审查工作的提案委委员能集中精力参加全会;四是为重点提案的选择和承办单位的确定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做好重点提案的筛选,落实重点提案的办理工作。为把重点提案工作做得更细致、更完善,提案委员会在审查立案的时,还专门就重点提案的确定进行了初选。我们还将重点提案候选目录在《政协通讯》上公示听取意见,使全体政协委员参与重点提案的筛选工作。经过充分酝酿后,从全部提案中遴选出“推进‘以贸引资’,实施‘以民引外’”等11个方面14件提案为重点提案。为保证重点提案得到重点办理,又分别召开有关承办单位负责人会议和主席督办重点提案会议。提案委员会还主动约请和走访市政府秘书长和分管副市长,共同商讨做好重点提案办理工作的办法和措施。6位副市长分别就14件重点提案作了批示,要求政府有关部门认真负责地做好办理工作。 (四)加大督办力度,推动办理质量的提高。一年来,提案委员会把涉及面广、群众关心、办理难度大的提案作为督办的重点。如对程国猷委员提出的“张同泰药店改造”的建议,市规划局在确保该店文保价值的前提下确定改造方案,消除该路口的交通“瓶颈”问题。与此同时,提案委员会开展视察促使该提案得到落实。解决“停车难、行路难”问题是政协委员十分关注的热点提案,提案委员会配合城建和人资环委员会对“停车难”问题深入开展调研,制作《杭城停车难》专题电视片。召开专题征询会,邀请市政府和有关部门领导与委员、市民代表共商缓解我市“停车难”的解决办法,杭州电视台和杭州日报对活动进行了连续报道,取得了较好的社会影响。去年,在提案办理过程中,提案委员会加强与承办单位的联系和沟通,采取调研视察、座谈走访、参与协调等各种方式对办理情况进行督查,积极促进提案的落实。市建委、市文化局和市交警支队等18个单位召开了提案办理工作座谈会,听取委员对办理工作的意见,市政协委员约200余人次应邀参加会议,既增进了理解,又提高了问题的解决率。为使一些需要多个部门综合办理的提案得到落实,提案委员会召开提案办理协商会,邀请市委、市政府有关部门共同研究解决办法,使这些提案取得有效解决。 (五)完善提案工作机制,提高提案工作质量。为使提案审查立案工作进一步规范化、制度化和程序化,提案委员会在总结多年工作经验的基础上,通过调查研究,认真征求意见,制定了《政协杭州市委员会提案审查立案办法(试行)》。从而细化了审查立案的相关条目,从提案审查程序、审查内容、立案标准、不予立案的范围及其处理办法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增加了审查立案的可操作性,做到有章可循,减少随意性,有利于从制度上保障和促进提案工作质量的提高。 (六)密切与新闻单位的合作,加强对提案工作的宣传。去年,提案委员会通过报刊、广播、电视等新闻媒介,广泛宣传提案工作成果。我们推介“倡导新文物运动”、“保护杭州方言”等提案给新闻界采访,引起他们的重视和兴趣,《人民日报》海外版和省内外报刊都作了报道。去年,我们在杭州日报政协之声作了提案专版;在《政协通讯》和市政协《情况简报》上摘登委员撰写的高质量提案,报道重点提案办理情况和提案委员会视察、调研、有关重要会议和活动等工作情况28篇;人民政协报、联谊报、钱江晚报、杭州日报、杭州电视台等新闻媒体对委员提案及办理情况进行宣传的稿件达50余篇,进一步扩大了提案工作的社会影响。 此外,提案委员会参加了全国政协第五次提案工作座谈会、全国副省级城市政协提案工作研讨会及全省政协提案工作会议,学习和交流提案工作经验,探讨提案工作新情况、新方法。召开了全市政协提案工作会议,传达贯彻全国政协第五次提案工作座谈会精神。 回顾一年来的提案工作情况,我们深深感到,如何促进提案从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不断提高提案质量是一个新课题。一是力求反映“重点”、“热点”、“难点”问题的提案较多的出台;二是如何解决提案“头重脚轻”和“回娘家”的问题;三是如何对多个部门合作办理的提案在实际工作中加强协调问题;四是切实解决网上提交提案的程序,并确保提案的质量。以上这些问题都有待于我们进一步研究和解决。 三、今年工作思路 各位委员,2005年是全面实现“十五”计划目标、规划“十一五”发展的重要一年。新的形势、新的任务对政协提案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我们要按照中共十六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市委九届八次全体(扩大)会议的工作部署,紧密联系政协提案工作实际,努力开创提案工作新局面。 (一)不断加强提案工作的规范化、制度化和程序化建设。根据全国政协第五次提案工作座谈会的精神,按照政协工作发展的要求,今年我们将修订《政协杭州市委员会提案工作条例》,使提高提案工作质量的指导思想、具体要求、工作程序和工作方法上进一步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 (二)树立“精品”意识,进一步提高提案质量。提案委员会按照“科学性、严肃性和可行性”的要求,加大提案审查把关力度,确保审查立案的提案符合具有建设性、针对性、可操作性的要求,力争多出精品提案。为进一步鼓励先进,推动提案质量的不断提高,根据《政协杭州市委员会优秀提案评选表彰办法》,认真开展市政协八届第三、四次会议优秀提案的评选工作。 (三)进一步加强与承办部门的联系,采取有效措施推动承办质量的提高。一是对会产生较大社会影响和经济效益的重点提案,发挥各专门委员会的督办力度;二是协调扩大提案人与承办部门的交流和沟通,努力推动难点问题提案的办理落实;三是开展提案承办质量的民主评议和表彰工作,逐步建立规范性制度,激励提案承办工作质量的不断提高;四是加强对重要的综合性提案的协调力度,并逐步形成制度,切实解决好综合性提案办理难的问题;五是有针对性地选择一些重要内容的提案,发挥新闻媒介作用进行跟踪监督;六是尝试提升民主党派和工商联集体提案的办理层次,争取这些提案由市领导批示后再交承办部门办理,进一步体现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重要性。 (四)加强提案工作的调研,加大委员提案作用的宣传力度。要对重点提案和委员提案集中反映的意见建议,深入调查研究,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问题,推动提案办理质量的提高。在此基础上,加强与新闻媒体的联系与协作,积极宣传委员提案为我市现代化建设所发挥的作用。 (五)推进提案工作与信息工作的互动共享,使提案真正成为我市政协的信息资源库。委员提案是社情民意和信息的重要来源,提案委员会要在收集、归纳、整理委员意见建议的基础上,搜寻和发掘有前瞻性、科学性的意见,有重要价值的建议提供党政部门参考。同时,还要将委员集中反映的问题送交各专门委员会,作为专题调研视察的参考课题。 各位委员:政协提案工作已经成为人民政协具有全局性的重要工作,在新的形势下提案委员会要进一步加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提案工作条例的学习,紧紧依靠全体委员和参加政协的各单位,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在不断提高提案质量、办理质量和服务质量上想办法、出主意,努力开创提案工作的新局面。 |
政协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