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会委员对我市如何解决社会老龄化问题进行了专题发言。大家一致认为,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我市老龄化这一社会问题,在提高离退休人员社保医保福利待遇、加强社会养老设施建设、构筑城乡社会保障体系等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是随着我市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老龄化程度不断加快,家庭结构的小型化和家庭赡养功能的弱化,解决老龄化社会问题的形势日趋严峻。为此,必须完善相应政策法规,尽早尽快健全有效的应对老龄化的工作机制和规划。
委员们就关注老龄社会,关爱老年人群;将敬老院纳入公建设施配套工程;养老福利应入“市”;以社会公平为基础,推进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体系;对无自养能力的“低保” 家庭养老金“计缴”不计入收入;调整低于全市平均养老水平的原工商业者养老金问题;关注“空巢”老人,安装“电子保姆”;加强养老机构维权立法,推进老年市民“健康养老”等问题提出了意见建议。
曾东元指出,随着我市人口老龄化的加快,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对此,各级政府都要关心老年人群,加强老龄工作。一是健全适应社会老龄化的政策法规,通过规划立法,完善养老服务功能;在加强社区医疗和养老机构建设的同时,积极推广提倡居家集中养老,鼓励民办养老机构的建设和发展。二是进一步加快推进建立我市城乡一体化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立与社保法规相一致强制性的养老体系,大力提高农村合作医疗水平、推进农村低保养老工作。三是关心社会特殊群体,如原工商业者生活困难人员,及生活困难的农村老党员、老村干部、返城老知青、台湾返乡安居人员等,政府要关心这些特殊的弱势人群。四是大力宣传敬老、护老、爱老的社会风尚,关爱老人,以社区为依托,丰富老年人精神文化生活,发挥自愿者服务组织的作用,鼓励爱心互助,支持社会各界对老年人开展服务,推进养老事业的发展。开发社会服务产业,生产发展老年人用品,积极为老年人提供多方面的服务。五是从实际出发,研究失业低保人群养老金计缴的问题,确保低保老年人的养老金专项专用,进一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水平。(李燕)
政协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