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万紫千红皆为春——市政协九届一次会议散记
发布时间:2010-10-26   

欧燕萍

市政协九届一次会议于4月8日至13日在杭州隆重举行。这次会议是在市第十次党代会之后,我市政治生活中的又一件大事,是一次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大会,是一次团结民主、催人奋进的大会,是一次积极参政、热情建言的大会。会议圆满完成了各项议程。选举产生了新一届市政协主席、副主席、秘书长和常委,通过了大会决议。会上会下,场内场外,大家同心同德,携手与共,许多有意义的事和有意思的人,像电影胶片般被定格在了2007年的春天。

农林界别联络员做席签:“别出心裁”

本次会议新委员相当多。记者发现,小组讨论的会场上,农林界别有些与众不同,会议室里不仅每位委员都有席签,而且列席委员和联络员的姓名也赫然在位,委员、列席委员和联络员的情况一目了然,非常便于大家了解和沟通。为什么只有这里有席签?是他们搞“特殊”,还是他们对会场进行了特殊“处理”?带着好奇,记者向联络员祖先明进行了求证。原来,讨论会场摆放席签是该组联络员们在会议期间的“即兴发挥”。4月8日上午,祖先明和孔利水两位联络员与委员共同听取八届市政协常委会工作报告和提案工作报告后,在乘坐返回之江饭店的大巴上,就开始琢磨着如何为下午的小组讨论提供最佳的“人为”环境。由于农林界别有三分之二是新委员,大家相互之间尚不熟悉,为消除陌生和沟通上的尴尬,他们觉得席签是个既省力又讨巧的“媒介”。说干就干。他们趁大家午休的时间,立即返回自己的单位市农办,用粉红纸作底版,很快打印制作了29份标准的席签,在下午委员讨论前悄悄地摆放到位。委员们在讨论时你一言,我一语,老朋友般畅所欲言,思想火花频闪,丝毫没有陌生感和距离感。虽然他们对席签之事没有特别提到,但是成功营造委员之间浑然的熟落感和毫无拘束思想交流的良好氛围,则要归功于联络员们的苦心经营。正是他们的“别出心裁”,才为委员全心全意参政议政创造了零距离的轻松感。

新闻记者打88586666: “百发百中”

为保证大会新闻宣传报道顺利进行,大会这次特别向上海市政协学习,建立了新闻联络员制度,由联络员们兼任新闻联络员,让他们担负起联系记者和委员之间的桥梁。这项工作就像地下光缆一样,表面看不到,但是工作既繁重又烦琐。一是因为新委员很多,联络员对他们了解的还不多;二是采访的记者都是“大胃王”,对有新闻价值的提案、建议都紧追不放,对提出有意义和吸引眼球建议的委员,他们更如“粉丝”般追捧,所以联系委员和记者这穿针引线的活是一件又重要又繁重的“苦差使”。令人惊喜的是,这次大会在信息服务上采用了非常先进、让记者如虎添翼的新式武器,那就是会议期间大会设立的“会务服务总机”系统。只要与会人员拨打电话88586666,说出要联系与会人员的姓名或组别名称,亲切有加的话务员马上就能把电话直接转接到房间或对方手机。刚开始,一向对新生事物敏感的记者们并没有留意到赫然印在《大会指南·会议须知》中的这条信息,因为它是那么不起眼,以至于“老记”们还是喜欢沿用古老的联系方法,一定要新闻中心的工作人员通过联络员与被采访的委员进行联系后才认为可靠。传统的联系方法就如驿站传递消息一样,一圈转过来往往记者急得如热锅上的蚂蚁,而委员的人却还是“众里寻他千百度”,信息联系太慢、太难、太复杂。于是,新闻中心工作人员试着先“吃螃蟹”,拨通了88586666。没有想到这个号码带给大家无限的惊喜,小小一个号码就改变了记者与委员联系的世界,让他们如获至宝。88586666这个号码,不仅在市政协全会上是第一次亮相,而且作为“新式武器”,它的效率令人拍案叫绝,简直就是让记者百发百中的“如意通”。

而杭州网首次在“两会”期间开通的手机报纸,同样让大家感受到了网络时代参政议政的时空变化。

政协委员“晒”提案:“抛砖引玉”

市政协九届一次会议至11日中午提案截止时,共收到委员以提案形式提出的意见建议746件。本次会议以提案形式提出的意见建议数量多,内容丰富,涵盖面广,集中反映了党委政府亟待解决、市民群众普遍关心的问题。“委员参政议政热情高,建言献策水平高。”这“两高”是参会记者给出的评价。很多委员开会都是有备而来,以提案形式提出的意见建议都是精心准备、反复论证的,充分表现了新一届委员强烈的共商国是意识。民革界别委员黄炳元是个提案“大户”,这次会议他共准备了《关于全面恢复‘工间操’的建议》等9个提案。“提案虽多,但个个都还是经得起考验的。”为什么他有如此的自信?原来,像今年时尚的网上“晒”工资一样,早在本届会议开幕前一个月,黄炳元就通过个人博客“晒”起了提案,广泛征求网民意见。“禁止机关事业单位开门炮等陋习”(针对机关事业单位年后上班首日放鞭炮、发红包等提出建议)、“猪年话死猪”(建议合理处理病死动物尸体,保护好饮用水、食品等安全)等获得网民高票支持的建议案,他都在大会期间作为提案上交了。而“允许一定无证摊贩经营”的建议则引起网民激烈辩论,正反意见相左,争议较大,故被他暂时“封存”。而那则已考虑非常成熟的“关于建立钱塘江潮汐博物馆”的建议案(利充分用萧山现有观潮城资源、真正实现杭城五水共导),与其他一些委员的想法不谋而合,所以他没有“晒”就直接提交了。像黄委员一样精心准备提案的委员不胜枚举,九三学社界别委员李一凡为了准备“两会”,前后花了两个月时间,跑规划局、查历史资料,写出了一份2000多字的《尽快改变杭州城市色彩的无序状态》的提案,而他主持的以团体提案形式提出的意见建议《以科学规划布局引导杭州总部经济的发展》提交后短短几天,网络上点击率立即跃升到排行榜的前列。委员与网民互动,共商经济社会发展大计,这在我市“两会”上亦算得上是一件与时俱进的佳话。

工作人员恪尽职守:“众星拱月”

全会期间,所有工作人员的目标很明确,就是为委员参政议政服务好。因此经常有人忙到三更半夜尚未眠,经常有人忙过就餐时间而未餐,也经常有人身体有恙而不休,更经常有人“入戏太深”浑不知。大家对委员就像众星拱明月,想方设法做好服务工作。

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行政组的后勤保障工作千头万绪,但是仍做到了有条不紊、“杂而不乱”,有关人员很早就安排好委员衣食住行等问题,会前就在委员驻地之江饭店严阵以待,把千余份会议用品卸载到位并如数分发到委员的房间,通宵达旦毫无怨言;秘书处工作人员王会荣在开幕式会场拣到委员离开会场时遗忘的手机,第一时间联系到委员并迅速归还;报告组认真听取各界别小组的讨论意见,并及时把委员的意见建议体现在报告和决议之中;提案组将委员以提案形式提出的意见建议及时迅速上传到网上,大大提高了记者了解意见建议信息的速度,也为社会各界从网上了解政协委员参政议政的情况敞开了一个窗口;杭州电视台口播记者为使孙忠焕主席的现场采访自然顺利,采访前反反复复对着空位子表情丰富地试讲;杭州网通和杭州电信工作人员为保证大会网络通讯畅通,时常废寝忘食、挑灯夜战......有很多奉献都是默默无闻的,有很多辛苦都是不为人知的,这里也是挂一漏万,肯定有很多精彩的“镜头”未被捕捉到。如大会各种文字材料的分装,会务组在会议报到前就通宵达旦装好袋子,一些工作人员手都磨出泡了,可是由于我们没有采访到而不能详述。这种“光缆”般的努力和奉献,就像北京2008奥运会国家体育场“鸟巢”的钢架一样。正是由于大家精诚的团结合作,协力支持,相互补台,才保证了大会各项议程的顺利完成。

来源:    作者: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