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加入WTO对房地产业二次创业的影响
发布时间:2010-10-26   
吴 忠 泉

进入新世纪,我国的住房建设出现了从生存型向舒适型转变,促使房地产业的生产方式从速度、规模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个人购房成为主流;房地产市场日趋规范;外资将大量介入金融、评估、代理、咨询等与房地产有关的业务;住房科技含量的提高,更强化了对住房在节水、节能、环保和智能化等方面的特征,致使科技和人才对房产开发商来说,更显迫切。
中国加入世贸组织以后,对房地产业的专业化、规模化和规范化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既有受冲击的一面,又有起促进作用的一面,从总体上看,积极因素大于消极因素,机遇大于挑战。加入WTO必定带来房地产市场容量扩大。随着中国与各国经贸关系正常化,必将使经贸伙伴国增加对我国的投资,导致更多的外资公司进驻,增加对办公楼、宾馆、工业用地、标准厂房的需求:外资饭店的自由进入,将会拉动酒店类房地产的需。国外知名的大型房地产企业集团将有步骤挤占我国市场。它们集资金、技术、销售、物业管理的优势于一身,具有较强的竞争力。随之将带来新的住宅理念、新的生产技术、材料及部件,从而促使我国房地产业专业化水平有所提高。国外发达的中介组织与国内中介机构争夺中介市场,必将促进我国中介代理、仲裁、信息咨询、房地产价格评估、房地产抵押、担保、保险等中介服务水平的全面提升。另外,在专业服务方面,涉及法律、会计、管理咨询、税务咨询、物业管理、建筑设计、工程设计、城市规划、市政管理等领域,必将引进先进的理念、先进的技术和先进的服务模式。但另一方面,我国房地产的薄弱环节将受到不小的冲击:国内企业面临人才的流失;大量外观、户型、小区设施方面落后的积压房更难盘活;规模小、效益差的中小企业将受到国内外双面夹击,其中一些将倒闭或被兼并;城市基础设施压力更大;部分建材产品将面临价格战;金融机构的金融风险加大。
面对这些新变化,国内房地产开发企业应把握机遇,冷静地分析本企在行业中所处的位置,以及加入WTO后面临的国外的竞争,与时俱进,在竞争中求发展,迎接二次创业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进一步提高住宅产业化水平,迎接全球性竞争。中国加入WTO,有人将住宅产业化归纳为“六化”,即连续化以、标准化、集团化、规模化、一体化、机械化。要提高中国住宅产业化的水平,首先要加强标准和模数协调基础性工作,使之与国际接轨;加强民族品牌的发展, 造就国内一些现代化的大型企业集团;加快推进和改造产业化的物流环境,走强强联合、资本运作、连锁加盟的路子,以应对国外跨国企业的冲击和竞争。
积极发展与国际大公司的合作,在合作中提升经营能力和品牌。房地产业的地产地销、长线投资和外汇风险等因素,使得目前外资更多是出现在国内的中介、咨询、设计、顾问、房地产经纪、物业管理行业。因此,除了与国内知名的高等院校、科研单位、建筑施工单位、金融机构等建立良好的合作关系外,与国外优秀公司建立密切的国际化合作关系就显得很有必要。通过合作,在不断了解国际住宅的发展新方向的同时,可以加深对国外优秀的投资方式、管理理念、服务体系了解,从另一角度实施了品牌战略。
加强企业内部管理,规范企业市场运作程序。房地产企业应积极响应和配合政府规范市场行为,以提高整个行业抗风险能力。同时,企业理应注重加强内部建设,规范开发、销售、策划、财务等环节的管理,提高工作效率,适应企业不断扩大的投资规模和多项目运作的需要。
来源:    作者:    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