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杭州首届乡村振兴“村民论坛”开幕
发布时间:2018-10-26   人民政协网

“新农人”的梦想:农村天地,大有作为

来到论坛现场的,还有三位“新农人”。

“新登有着1700多年的养蚕历史。我家的祖祖辈辈都是养蚕的,因此我们对蚕有一种特殊的情怀。”发言村民胡芳,毕业于211院校。曾经在上海的一家外企工作,每年为公司贡献千万以上的销售业绩。

“以前有很多造纸厂、很多小作坊,后来慢慢都不见了。”相比离家的那一年,她发现老家的环境迈上了好几个台阶,胡芳又看见了小时候山青水绿的原生态风光。

“城市中最不缺的就是竞争和压力,我感觉自己马不停蹄地在奔波忙碌,似乎已经’忘记了生活的模样’。” 32岁那年,她回归田园,接过了祖辈递来的蚕桑事业接力棒。

在养蚕、蚕制日用品销售的基础上,胡芳导入了线上销售的模式。在传统销售结合电商的基础上,她又继续丰富产品线,开发出了桑类农副产品、桑葚采摘、餐饮与文化旅游等产品,形成了目前以“蚕宝宝乐园”为核心区的蚕桑产业多元发展的局面。

同样来到论坛的,还有放弃百万年薪的工作,变卖沪上、杭城的房产,李映带着全部身家,来到了余杭鸬鸟镇开启了养马事业;以及长大在城里的邵婕姑娘——本科毕业后决定“窝进”桐庐戴家山村的祖上老宅,在这个当地海拔最高的自然村里,办起了自家的民宿;

“新农人”们,拥有宽阔的视野和丰富的知识结构,他们将农村作为了自己未来发展的方向,追逐田园,在农村天地中实践自己所想。

寻访杭州“新农人”活动正式启动

在活动现场,作为主办方的杭州市委宣传部、杭州市农办、杭州市政协经农委、杭州日报,还共同启动了“寻访杭州‘新农人’活动”。

记者了解到,此次村民论坛的举办,是建立在杭州日报于今年初推出的《谁不说我乡村美》大型巡回直播节目的基础上。节目选择以“受众面广、转发率高、传播力强”为优势的手机直播方式,结合AR、H5等融媒体新技术,走进大杭州区域的乡村田野、自然山水,秀出了杭州的美丽乡村建设成果。

在直播过程中,节目组不仅找到了如郑新发、俞荣华这样的传统村民。也发现了一批如李映等人的“新农人”。

“新农人”们既为传统农业转型注入了新元素和能量,也为更多的人提供了一条创业致富的经验。寻访“新农人”的活动也应运而生。《杭州日报》也将通过“杭加新闻”客户端等途径,推出“寻找杭州新农人”专题,用文字、图片、视频等形式,叙述“新农人”的创业故事。

与会专家点评,无论论坛的形式还是寻访“新农人”的活动,都体现了“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民主体地位’”。

“活动接地气,把话语权交给了村民。为正在积极投身乡村振兴的村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交流舞台。”活动现场的专家组成员,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副院级巡视员,研究馆员张明生这样评价。

来源:人民政协网    作者:记者 李宏    编辑:董丽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