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市教育局:通过四项举措进一步破解“早教难”
协商会上,杭州市教育局负责人对委员们对杭州早教工作的关心和宝贵建议表示感谢,并介绍了提案办理情况和杭州市目前婴幼儿照护及早教服务工作。
2003年开始,杭州在主城区有条件幼儿园已选择性地开设托班,招收对象为2-3周岁幼儿。2005年起全面部署“幼托一体化”工作,全市近30所幼儿园成为“幼托一体化”模式试点单位,全市2周岁幼儿毛入园率最高曾达到29.5%。
家庭是3岁以下幼儿养育的主体,家长承担婴幼儿养育的主要责任。加强对家庭科学育儿的指导,也是杭州的重点。沈建平介绍,通过设立散居婴幼儿亲子活动基地、上门指导、电话预约咨询、专家讲座等形式,截至2017年,杭州0-3岁看护人受训率达98.3%,各城区已形成特色多样的婴幼儿早期教养指导网络。
此外,杭州还在主城区、萧山、余杭成立了十家“人口早期发展协会基地”,主要为0-3岁婴幼儿早期教养提供科普讲座、师资培训和咨询服务。
接下去,杭州将通过四方面举措,进一步破解婴幼儿照护和早教上的难题。
一是继续推进托幼体化工作。在满足广大适龄儿童学前三年教育需求的基础上,推进学前教育适度向2-3周岁延伸。
二是在家庭教养为主的基础上,依托幼儿园、妇幼保障机构等专业资源,采取多种形式,就近就便为家长和看护人提供科学的育儿培训和指导服务。
三是拓宽专业人才培养途径,支持市属高职院校增设托育服务相关专业,培养一批涉及育婴、保育、保健及托幼管理等相关专业人才。
四是加强师资培训。加强开设托班的幼儿园园本教研,积极开展该年龄段的园本课程、专项教科研,帮助教师掌握婴幼儿的发展规律和特点,促进幼儿园科学推进托育服务。同时依托各种专业资源定期对从事婴幼儿照护服务的工作者进行培训,以提升其托育服务水平。
政协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