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全社会都要共同关注中小学生心理健康(二)
发布时间:2021-08-23   杭州政协

当前,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是一个不容忽视的社会问题。近年来,杭州市教育部门通过建设专兼职心理健康师资队伍、构建心理健康服务网络等工作,着力提升学生心理健康,取得了积极成效。但同时,也面临着专职心理健康教师数量不足、早期发现识别并转诊有精神心理疾病的学生能力不强、紧急事件应急处置能力有待提升等问题。如何提高中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进一步帮助孩子们培养健全的人格,提高应对挫折的能力,并有效地预防过激行为的出现,应该受到社会、学校、家庭各方面的共同关注。围绕这一主题,市政协委员提出了自己的观点。

市政协委员、杭州师范大学附属中学副校长秦丽结合学校实际教学工作中遇到的问题谈了自己的看法。“现在学生从高一就要面临着选课的问题,学生和家长面临着较大压力。学校心理老师除了要承担原有的教学任务外,更要关注对学生的个别辅导和心理健康辅导,还要对每年高一新生进行逐一面谈,所以现在心理老师的工作负担比较重。”

这其中,首先是心理老师课时量的问题,面谈怎么折算,如何进行工作量的考核?其次就是碰到真的有问题的学生,心理老师只能建议家长带孩子到医院进行专业诊断,但家长不配合又怎么办?这些都是实际中碰到的一些问题。

施剑飞委员说:“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不是单纯孤立的,其反映在学生身上,背后则是学校、家庭、社会等多方面影响在学生身上的综合体现。”

面对孩子的心理健康问题,首先,家长不要紧张,小孩往往看到别人对这个事情特别在意,也会感到紧张。其次,教师的心理辅导不是治疗,更多在于早发现。一般的教师没有治疗这个能力。现在很多学校用测评表去评价学生的心理健康,这个是有问题的。测评表不是全方位的,评价最好由专职教师去做。心理教师通过跟学生一起玩,能够“玩”出这个人的状况来,能够发现他的个性特点。

“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关乎着千万家庭,杭州市心理健康教育起步早、基础好,近两年更是积极推进中小学心理辅导机构建设,截止目前,全市拥有全国心理健康教育特色示范学校四所,省心理健康教育辅导站一级站21个,示范132个,标准站100%覆盖,全市教师持证上岗。另外,杭州市教育局还通过落实心理健康课时,提升家长对学生心理健康的关注和了解;积极构建联动机制,重点打造心理健康教师队伍等一系列措施来为我市青少年构筑健康的心理安全网络。”

孙叶方委员一方面对杭州市心理健康教育的家底很有信心,同时也表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任重道远。他建议,要进一步细化工作目标,从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心理辅导站建设、心理危机诊断治疗服务提升、心理健康家庭教育工作提升等方面规范、深入推进全市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建强市、区(县、市)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指导中心,统筹指导区域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依托“杭州市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促进(诊疗)中心”,在区(县、市)建立分中心,鼓励学校心理健康专职教师申报心理学科职称,积极引导心理学科教育教师向专业化发展。建立分层分类、长短期结合的学校心里健康教育名师培育体系,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名师”培育工程,实施心理健康教育初任教师的“初心计划”、骨干教师专题研训以及“心育”名师培养工程。同时,他建议合理确定心理健康教育兼职教师课时量标准,探索将个案辅导、心理危机干预等纳入课时量折算标准。

来源:杭州政协    作者:宣图    编辑:陈俊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