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民主协商的种子落入校园的沃土,会开出怎样的花?
在浙江省桐庐中学,有这样一个年轻的社团——桐庐中学模拟政协社团。它不仅是课本知识的实践场,更是一群高中生观察社会、建言献策的青春“议政厅”。
“君山有约·青少年模拟政协”带你推开这扇门,感受青少年模拟政协社团里蓬勃的朝气与思想的锋芒,看这群高中生如何感悟中国式协商民主。
从“思想萌芽”到“三十余人的同行”
桐庐中学模拟政协社团自2023年4月萌芽,同年10月正式定名成立。在校团委与政治组教师的共同指导下,已从最初的几人兴趣小组,发展成为拥有三十余名固定社员的成熟社团。
社团的魅力,在于它将“国之大者”与“身边小事”紧密相连。一群关心社会的年轻人在这里发现,自己的思考与声音能够通过规范的渠道被表达、被讨论,甚至可能成为改变现实的“金点子”。从模拟议事到撰写提案,他们沉浸式体验着民主协商的每一个环节,在观点碰撞与共识凝聚中,感受着青年参与的力量与光彩。
品牌活动:让协商民主“可感可触”
如何让协商民主“可感知”?模拟政协社团的答案是:创设真实场景!
“青少年议事堂”:围绕“社区停车难”、“校园垃圾分类优化”等真实议题,学生们扮演不同利益方,在辩论与协商中寻求共识。
“模拟新闻发布会”:针对热点事件,团队扮演“新闻发言人”接受全场“记者”的犀利提问,锻炼临场反应与逻辑思维。
“过去觉得政治很遥远,现在发现它就在身边。”一名社员感慨道。民主协商的种子悄然生根发芽。
成果初绽:提案背后的“乡土情深”
社团的活力,最终体现在一个个“金点子”中。他们累计提交提案十余份,其中多份已转化为校园改进措施。
更值得一提的是,《关于建设方家洲考古遗址公园的建议》提案,凭借其对地方文化传承的深刻关切和扎实的调研,荣获2022年杭州市模拟政协活动二等奖。这份提案,充分体现了桐中学子“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的乡土情怀与主人翁意识,他们用敏锐观察力与扎实调研,让青年智慧闪耀现实舞台。
拓展视野:在开放互鉴中闪光
社团的发展并非闭门造车,他们正积极走向更广阔的交流平台。在2024年10月14日举办的桐庐县“君山有约·青少年模拟政协”学生社团交流活动中,桐庐中学模拟政协社团与杭州技师学院、浙江工商大学杭州商学院的师生代表齐聚一堂,分享经验,互学互鉴。县政协提案委副主任蔡海威老师受聘为社团提案导师,为成长注入专业力量。从“独行”到“同行”,开放交流、跨界学习,让社团的每一步都走得更坚实。
今年以来,“走进社区心连心”活动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进社区。社区党组织负责人以鲜活案例解码社区治理智慧,老党员代表则用半生阅历讲述基层民主协商的动人篇章。
“共青团与人大代表、政协委员面对面”活动的开展,进一步提升学子们的政治参与能力。省人大代表、城关初级中学校长方建春,融合高中思政课程,生动讲述履职历程,借具体事例,展现人大代表提交议案、反映民意的过程,让抽象政治概念落地为鲜活实践。县政协委员、教育局党委委员、桐庐中学党委书记何国民立足政协履职实践,着重介绍近年相关提案,内容涵盖教育、城建、民生等领域,讲述每份提案背后的深入调研与务实建言,都彰显着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独特魅力。让学生们体悟到,议案与提案不只是文字,更是民生温度的传递;政治课本知识,不止在课堂,更在民主实践中呈现。
从寥寥数人到三十余人的团队,从校内探索到市县平台,桐庐中学模拟政协社团已经启航。我们期待更多“金点子”涌现并走向更广阔舞台,让青春在参与社会治理中绽放光芒。
政协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