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2025年第三期“政协杭商荟”活动发言摘编(下)
发布时间:2025-11-14   杭州政协

近日,市政协举行2025年第三期“政协杭商荟”活动,与会企业家畅谈了学习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的感悟,并就如何助力杭州“十五五”时期经济高质量发展分享了思考,现将现场发言内容摘编如下:

深入提振消费

助力商贸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微信图片_20251112210635_199_232.jpg

陈 敏

省政协委员,利星名品广场有限公司董事长

转型上积极引导。加强服务赋能,助推数字技术和文旅元素与商贸服务业的结合,促进实体店创新转变。通过培育新业态新场景,着力打造新消费新生活。同时,通过牵线搭桥,结合消费+科技行动,着力助推人形机器人、智能网联车等新兴产业的消费场景在商业综合体实景呈现,以吸引更多的年轻消费群体。

政策上加大支持。一方面,加大直达消费者的普惠政策力度,提高消费券等刺激消费政策的精准性和受惠面,让更多的消费者有能力消费。另一方面,对商贸企业在数商文旅融合、商业设施改造等方面的投入予以更多的补助,对租赁国有企业物业的商业综合体费用予以更多的优惠,切实减轻经营者的负担。

管理上弹性包容。支持在有条件的商业街区设置步行街,支持企业适度外摆营业,举办短期市集。着眼发展夜经济,相关部门实施更包容的管理举措,积极培育夜间消费新去处。在促销活动、户外展示、内部改造等方面简化审批、弹性管理,共同为商贸服务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强化科技创新核心地位

进一步完善创新生态

8.jpg

蔡 节

市政协委员,杭州铁石安全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构建全链条创新生态。建议“十五五”期间完善“基础研究+技术攻关+成果产业化+科技金融+人才支撑”全过程创新生态。探索设立由市层面主导、社会资本参与的“杭州未来产业引导基金”,重点投向人工智能、智能机器人、生命健康等优势前沿领域。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支持科技企业利用科创板、创业板上市融资,鼓励上市企业围绕主业开展并购重组,带动产业链协同创新。

推动AI深度融合赋能。建议制定《杭州市全面推进“AI+”赋能行动方案》,鼓励平台型企业、行业领军企业开放应用场景,开发行业AI解决方案。对传统企业使用经认定AI技术进行智能化改造的,可按投入比例给予事后补贴或贷款贴息,加速AI技术在千行百业的渗透应用,催生新业态新模式。

完善成果转化机制。探索建立“企业出题、科研机构答题、市场阅卷”的产学研用协同机制。支持建设概念验证中心和中试基地,破解从实验室到生产线的瓶颈。强化知识产权全链条管理,探索建立知识产权跨境交易平台。

抢抓低空经济新机遇。坚持安全与发展并重,着力构建技术领先、体系完备的低空经济产业生态。重点实现“三个突破”:加强低空通信、导航、监视及防御系统的自主研发,打造自主可控的低空安全技术体系;加快建设覆盖全域的“空天地一体化”低空感知管控网络,将其纳入新型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积极参与国家标准制定,形成可推广的低空安全管理“杭州方案”。

为科创中小企业营造更好环境

9.jpg

王克飞

市政协委员,蒲惠智造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强化“人工智能+工业”领域小企业资源支持。希望相关部门关注有工业基因、懂制造痛点的科创小企业,在基金扶持、数据共享、资源分配等方面给予倾斜,依托“润苗计划”的“好苗子”培育机制,为多元化技术创新留出空间。

破解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难、上市难”困境。建议持续优化科技金融体系,引导产业基金更多投向早期研发型企业,通过财政补贴、税收优惠加大扶持力度;设立上市辅导绿色通道,助力符合条件的企业对接资本市场,破解成长瓶颈。

“十五五”是民营经济提质增效的关键期,那些坚守工匠精神、敢于坐“冷板凳”的科创企业值得关注。期待杭州持续完善创新生态,让小企业与行业龙头同台竞争、共同成长,我们也将深耕主业、坚持创新,为杭州高质量发展注入民企力量。

扩大对外开放

助力企业提质强基、增效增收

10.jpg

徐荣培

市政协委员,杭州特美刻实业有限公司创始人

今年外贸企业受关税战影响较大,希望政府相关部门能在人才引进、税收优惠等方面对拟上市企业提供更加有力的政策支持,以缓解企业压力。

“十五五”期间国家将积极扩大自主开放、推进贸易创新发展。我们企业将坚持开放合作,主动在国内外寻求更多合作,建议政府进一步支持企业“组团出海”,对参与国际展会等给予更多补贴,对参与国际标准制定、海外建厂、跨境并购的企业给予更多政策支持。

此外,我们企业将积极顺应时代趋势,大力发展数字经济、数字贸易和跨境电商等新兴业态。同时,建议国家相关部门对部分平台存在的信息垄断现象开展调研,并在此基础上完善监管框架,强化规范引导,营造更加公平、开放的市场信息环境。

四维发力助推文化兴盛

11.jpg

吴 佳

市政协委员,浙江中南卡通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

优化“文化出海”支持,开拓“国际合拍”新局。要深耕内容,加大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题材的挖掘与海外传播支持力度,打造独特文化标识、培育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文化品牌;要创新模式,鼓励“国际合拍”并建议开设“绿色通道”,降低企业跨国协作的成本与风险,深度融入全球产业链,在全球舞台讲好中国故事。

以科技赋能为引擎,推动产业提质升级。要主动拥抱“人工智能+”,将AIGC等新技术应用于动画全流程,解决动漫产业“高成本、低效率”瓶颈问题;要推进产业链协同,推动“衍生品设计—小批量试制—智能生产—全球分发”的全产业链协同,并打造“政策洼地”吸引“新三样”等创新要素集聚,推动杭州构建数字文化产业、贸易高地。

以平台生态为根基,打造共赢生态圈。要强化平台赋能,浙江数字文化国际合作区及其十大服务载体的建设,构建了从创意到交易的完整闭环,有效降低行业门槛,为广大中小企业提供了“抱团出海”的公共基础设施。要强化机制创新,进一步发挥“政府引导、市场运作、企业运营”体制机制创新优势,加强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助力杭州构建数字经济第一城与国际动漫之都的城市“双品牌”发展创新高地。

以原创IP为核心,激活文旅融合“新消费”。要推动IP商业化,深度开发杭州的历史文化资源与动漫游戏IP,将线上流量转化为线下消费、将一次性的“打卡”转变为可持续的“粉丝经济”。要健全机制保障,建立市级文旅深度融合协调机制,支持老旧景区商业化改造试点,打通“场景—商品—体验”的基础设施与管理链路,形成“低成本、快部署、可复制”的杭州样板。

聚力三大路径

助推杭州制造提质进阶

12.jpg

沈建国

市政协委员,永杰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经理

强化政策赋能,加快传统产业升级。建议加大对制造业技术改造的补贴力度,针对引入数字化、AI技术的改造项目,补贴比例可提高5%–10%,重点支持智能生产线与工业互联网平台建设。同时,鼓励龙头企业通过并购重组整合优质资源与技术,实施梯级奖励政策,推动存量制造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转型。

聚焦钱塘制造,增强要素保障力度。钱塘区是杭州制造业的核心承载区,建议推动降低企业用能成本,协调解决天然气同城不同价问题,提升区域招商吸引力。在人才政策上,增设“制造业专项人才计划”,对留杭满三年的制造业高校毕业生给予额外补贴,并在高层次人才评定中予以倾斜,引导人才向制造业集聚。

优化营商环境,畅通项目落地通道。建议针对制造业企业反映的排污权审批周期长、环节多等问题,推动审批流程标准化与并联化改革,为专精特新企业开设绿色通道,动态调配专家资源,指导企业一次性备齐材料,进一步提高审批效率,切实减轻企业制度性成本。

推动现代服务业

赋能杭州“十五五”高质量发展

13.jpg

沈向明

市政协委员,浙江浙杭律师事务所党总支书记、主任

强化数字技术创新。巩固杭州在电商、云计算、大数据等领域的优势,推动人工智能、大数据与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创新服务模式与产品,培育新的数字经济增长点。

推进服务业多样化发展。顺应消费升级趋势,培育服务业新业态、新模式。建立包容审慎的监管机制,鼓励创新与规范发展并重,持续释放内需潜力。

夯实要素与人才支撑。创新适应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土地、资金、数据等要素供给机制。实施积极开放的人才政策,引育跨界复合型与创新领军人才,优化人才梯队结构。

对标国际经贸规则。在数字贸易、知识产权、服务业开放等领域先行先试,探索新规则、新标准,提升贸易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水平。

打造国际一流营商环境。持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推进政务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建立与国际接轨的争端解决机制和法律服务体系,依法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

建设高能级开放平台。提升综保区、跨境电商综试区能级,办好全球数贸会,加密全球航线,构建高效国际物流通道,支持企业“走出去”,开展全球化布局。

来源:杭州政协    作者:文 方德瑞 图 王姿娇    编辑:李佳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