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新闻》最近报道了一则消息,我国首份《城市综合发展指数报告(2025)》发布,综合评估结果显示,北京、深圳、上海位居综合排名前三,第四位是杭州,其他进入前十的是济南、天津、广州、南京、成都、武汉。
看到这个排名,可能很多人觉得不可思议,深圳排到了上海前面?济南冲到了第五?广州只排到第七?重庆、苏州前十都没进?肯定不少人会说,野榜,不可信。
关于城市排名的野榜太多了,但这份还真不是野榜。我们找到了这份报告的全文,它的发布单位是“中国标准化研究院”,隶属于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国务院直属机构),是开展基础性、通用性、综合性标准化科研和服务的社会公益类科研机构。
之前各类城市排名榜单,很多是单一维度,而这份是“城市综合发展”,且首次由国家背景机构发布,《央视新闻》予以报道,这是在传递什么信号呢?
在这份报告的前言里我们找到了答案:响应今年最高层关于城市工作的两次重要部署。
一次是今年7月召开的中央城市工作会议,这次会议为中国未来城市发展锚定了方向。
二是今年8月出台的《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这份意见为中国城市未来发展提供系统全面的政策指引。
这份报告的核心指标叫“城市综合发展指数”,通过量化评估城市高质量可持续发展水平。
研究对象包括全国36个主要城市(27个省会/自治区首府、4个直辖市、5个计划单列市),所有数据来自城市公开的统计年鉴、政府公报等权威渠道,确保结果可信可溯。
那是如何进行量化评估的呢?主要有6个指标——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这也是中央城市工作会议上提到的六大城市建设目标。
政协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