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从市民中心到武林广场仅需10分钟 “空中滑板车”亮相
发布时间:2025-10-17   都市快报

清晨的杭州,城市主干道上,早高峰的车流已经开始排起长龙。就在这时,几个身影从车流上方掠过——他们脚下的“空中滑板车”在离地约10米的低空稳稳飞行,在城市上空穿梭自如……

虽然这还属于幻想,但已经是不远的未来!

10月17日-19日,在2025杭州未来生活嘉年华上,酷飞(浙江)飞行器技术有限公司将带着他们自主研发的“近地飞行器一代机”亮相。

这款新奇设备有个更亲切的昵称——“空中滑板车”,它不仅是未来的代步工具,更像是人类“飞行梦”的具象化延伸。

从市民中心到武林广场仅需10分钟

“空中滑板车”究竟什么样?

外观上,“空中滑板车”采用轻量化碳纤维机身,整体呈十字结构,四角各安装一组电动旋翼,中间的平台是驾驶者的站立区。平台上设有一个一字形的控制杆,就像是滑板车的把手。

与滑板车双脚前后分开的姿势不同,“空中滑板车”是双脚并立式站姿。驾驶者只需轻握控制杆,前倾或后仰地调整身体重心,就可以调整飞行方向。

由于正式起飞需要专业培训,我们这次只做了地面体验。真正的飞行演示由专业飞行员完成——他身着黑色防护服、佩戴头盔与护目镜,启动设备后,四组旋翼逐渐加速旋转,气流卷起地面灰尘,伴随低沉的嗡鸣声,“空中滑板车”平稳升空。几秒钟后,他稳稳悬停在10米高空。

“这是我们的‘近地飞行器一代’,用作一般用途的话,目前飞行高度能在10米左右,飞行时速36公里,可以持续飞行半个小时。”酷飞(浙江)飞行器技术有限公司产品经理申伟说,从市民中心到武林广场,早高峰驾车需40分钟,而使用飞行器仅需10分钟。

目前,“空中滑板车”处于小批量试产阶段,售价20万到30万元,预计1到2年内量产后,价格能控制在10万元以内。

明年即将发布的二代产品,将能通过身体重心来直接控制方向,操作更直观,体积也将显著缩小,可折叠、可携带。未来,或许就像现在从地铁站出来骑平衡车一样,取出“空中滑板车”,一键起飞去上班。

续航也将提升至半小时以上,采用车规级快充方案,15分钟充满电量,确保高频次通勤使用。

“我们现在有坐姿和立姿两种飞行器,其中立姿是全国首创。立姿驾驶更具临场感,对飞行控制和重心稳定的技术要求也更高。”申伟说。

多项技术“全球首创”

“空中滑板车”不仅仅是“炫酷”的代步工具,它更被设计成未来城市多场景出行与作业的解决方案。

城市通勤。在交通高峰期,空中通勤无疑是一条高效率通道。它能帮助用户避开地面拥堵,大幅缩短出行时间。未来,当城市空中交通网络更加完善,或许我们上班时不再说“堵在高架上”,而是说“今天飞得有点慢”。

根据酷飞的经验来看,除了代步工具,“空中滑板车”还有三大已经比较明确的应用场景。

第一是文旅体验。飞行带来的俯瞰视角,是步行与地面交通无法比拟的。游客在10米高空俯瞰风景,在安全范围内环绕山水、穿越古镇,或将打开户外文旅新模式。

其次是应急救援,这是酷飞最为看重的应用方向之一。在洪水、山火、地震等灾害中,传统救援车辆往往受地形限制,而“空中滑板车”可实现快速垂直起降、灵活穿梭。它能在狭窄空间完成救援物资运送、伤员转移,显著缩短黄金救援时间。“团队已在模拟测试中成功完成搜救演示。”申伟说。

还有就是野外探险。对于户外爱好者来说,空中滑板车无疑是“探索未知”的最佳搭档。它能帮助使用者轻松越过复杂地形,抵达以往难以进入的区域,在保障安全的前提下,拓展人类探索的边界。

安全性始终是飞行器设计的重中之重。酷飞为这款设备配备了完善的防护体系。被动防护包括气囊飞行服、飞行动力保护伞和缓冲软垫;主动保护则搭载毫米波雷达与视觉融合算法,可实时避开电线杆、树木等障碍物。另外飞机设计与自驾系统也都严格遵循军工及航空标准设计。

同时,它还拥有一系列令人眼前一亮的“全球首创”技术:AI赋能重力感应飞行系统,实现全程无感操控;独创桨扇动力系统,最大载荷110公斤,最高时速120公里;360度AI驾驶感知系统,具备驾驶员生物识别、疲劳监测、避障与自动巡航功能。

充电方式也相当便捷。飞行器采用电动车通用接口,普通家庭充电桩即可使用,随时“起飞”。

在杭州起飞的“飞行梦”

酷飞是一家专注于近地飞行器及eVTOL(电动垂直起降飞行器)自动驾驶仪设计、研发、生产和销售的综合性创新技术公司。

酷飞科技研发设计总监张继孝,深耕飞行控制领域17年,他始终记得宫崎骏电影里单人驾驶飞行器自由穿梭的飞行梦。这不仅是他的梦想,也承载了许多人对飞行的共同向往,成为他们研发这款载人近地飞行器的初衷。

“我们的创始人是王志胜教授和他的学生李伟博士,王教授是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教授、博士生导师,也是飞行控制领域的专家。”眼下,酷飞团队规模超50人,不仅拥有20余名科班出身的航空航天专业人才,更会聚了以4名博士和12名硕士为核心的高学历研发力量,绝大部分成员毕业于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我们2022年下半年来到杭州。这里的科研氛围浓、企业生态好,为我们提供了试飞场地和研发空间,非常适合创新团队落地。”张继孝说。

这个月底,酷飞科技将正式入驻南湖未来科学园。

从这里起飞的,不仅是一架飞行器,还是人类未来出行方式的一次跃迁。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周辰璐 摄影 陈林森    编辑:李佳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