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杭州文博会上的两条“白龙”从何而来?
发布时间:2025-10-17   都市快报

作品由数万只陶瓷蝴蝶组合而成

两条白色“巨龙”空降白马湖。

第十九届杭州文博会设置“文明共美馆、文脉焕新馆、异想造物馆、数智新城馆、市井漫游馆”五大特色馆,其中,位于A1展馆的“时间的容器”国际陶瓷艺术展作为本届文博会重点展览单元,汇聚了全球顶尖陶艺家的代表作。中国香港陶艺家郑祎的最新作品《众翼之相》引人注目。

作品由两件长150厘米、宽70厘米的组件构成,整体以蓝、白二色为主,借鉴明代瓷器“影绘龙”技法,以留白传递神韵,呈现“于无画处生有龙”的意境。远观如两条白龙在深海中翩然起舞,气势恢宏。

走近细看,作品的精妙之处方才显现——整幅作品由数万只陶瓷蝴蝶组合而成。每一片蝶翼都由景德镇匠人手工捏制,形态各异,栩栩如生。郑祎将这些蝴蝶手工缝制于可承重且防变形的布料之上,聚零为整,共同勾勒出龙形的磅礴气象。单件作品,就要耗费大半年时间,准备数万只陶瓷蝴蝶。

郑祎介绍,这件作品的创作灵感源于多年前在景德镇见匠人将陶瓷蝴蝶点缀于盘面。

“我常常骑车环游西湖。西湖很美,杭州很美。”她曾在中国美术学院攻读博士学位,西湖是她在南山路校区读书时难忘的记忆。

郑祎的作品多次在国内外展出,并被多家博物馆及收藏家珍藏。在她的艺术实践中,以“福”系列“蝴蝶衣”最为著名。

系列作品以汉服为造型载体,缀以形态万千、栩栩如生的陶瓷蝴蝶,融合“服”“蝠”“福”谐音之意,传递吉祥寓意。

郑祎说,汉字的笔画没有意义,组合起来才能成为文字;中国人很善于将生活碎片编织成完整图景,“好比陶艺——不同技艺的陶工共同制作一件作品,让数以万计的手工蝴蝶汇聚为一件大作,体现了团结与集体的力量”。

“中国是一个需要静心品味、仔细聆听方能领悟其深意的国度。”郑祎希望通过“福”系列传递这一理念。

第十九届杭州文博会

时间:

10月17日-10月20日

(9:00-17:00)

地点:

杭州市滨江区白马湖国际会展中心(滨江区长江路336号)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韩晨柯    编辑:李佳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