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日报讯 南极洲,这片被极寒和冰雪统治的大陆,人类足迹罕至,被称为“冷酷仙境”,直到1820年俄国人别林斯高晋首次发现南极大陆,才正式揭开了人类探索这片大陆的历史。
1957年,竺可桢提出了“中国人应该研究南极”。1984年11月20日,中国首支南极考察编队出征。近40年来,中国在探索南极、保护南极等方面取得了许多成果。每年中国南极考察队都会准时出发,奔赴南极,我们不禁要问:这片冰雪大陆究竟藏着什么,让我们不计回报、年复一年地前往?
4月13日,杭州日报科学松果会与浙江图书馆联合举办了一场“绿马甲公开课”。讲座嘉宾“猴子叔叔”张海峰博士来自自然资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长期从事南极科学考察与研究工作,是中国南极科考队伍中一名年轻的“老队员”,至今已参加过4次南极科考。他用风趣生动的表达方式,为大家解释了一年年奔赴南极开展科学考察的意义。
南极为啥是个好地方?
关于以往的南极科考经历,张海峰说,南极科考旅途漫长而艰辛,苦中有乐,到了南极就像到了“世界尽头”,却是人生中最难忘怀的体验,所以他一次次前往南极。
关于南极和南极科考,相信很多人都有相似的疑问,比如:人类是怎么发现南极的?第一个到达南极的人是谁?为什么世界各国都要争相去南极建站?中国的南极科考走过了怎样的岁月?40年来,我们都有哪些重大发现和成果?
针对这些围绕“冷酷仙境”产生的疑问,张海峰说,他也是在一次次的南极考察中,才对南极大陆、对中国南极科考有了更深的认识。为了解答现场观众的疑惑,他用4次南极考察中的亲身经历,带大家了解了南极大陆的探索史,分享了他在南极的日常生活,和大家一起“神游”了南极大陆。
当然,最重要的还是解释南极科考的意义。“南极大陆气候干燥,大气洁净度高,是开展天文观测、高空物理研究更好的地方;平均2000多米厚的南极冰盖上富集陨石,还可以开展冰芯钻探,是研究地球过去几千万年气候变化史的好地方;环绕南极大陆的南大洋是全球大洋的“交通枢纽”,洋流在这里交汇,是研究海洋的最佳场所;南极更是一片富饶大陆,具有丰富的生物资源和矿产资源……这就是一年年奔赴南极开展科学考察的意义。”张海峰说。
人类该怎样对待这片神奇大陆?
随着国力的不断强盛,中国的南极科考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今年2月7日,中国第五座南极考察站秦岭站(前四个为长城站、中山站、昆仑站和泰山站)正式开站。如今,南极科考的船只从“向阳红10号”发展到“雪龙2号”,南极科考装备不断升级,中国南极科考进入了新的阶段。
对于现场的小观众们来说,南极大陆上的神奇动物是最吸引他们的。座头鲸的优美歌声和气泡网捕食法、各种企鹅家族的趣事、狡猾贪吃的贼鸥,张海峰用自己拍摄的视频为大家展示了南极大陆的神奇,观众席上不时发出欢笑声。“南极的神奇动物很多、很有趣,而我们应该认识到的是,在大自然面前,人类十分渺小。”张海峰说,“热爱自然、尊重自然、保护自然,才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之道。”
谈及多次参加南极科考的感受,张海峰说:“南极远行,感触最深的还是祖国才是我们最强大的后盾。南极科考发展到今天,凝聚了一代代极地科考人的奉献和牺牲,能参加南极科考我感到非常幸运。当然,每次出门,一去就是半年甚至更久,家人是我们最难舍的牵挂。”这番肺腑之言让现场听众深受感动,大家以热烈的掌声向张海峰和所有科考队员致敬。
讲座的最后,张海峰拿出了一份特地准备的“惊喜”——几段来自南极的冰芯。孩子们纷纷上前,摸一摸、闻一闻、尝一尝,近距离感受来自南极的“心跳”。或许,从这一刻起,他们心里已经种下了一个美好的“南极梦”。
政协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