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这两天杭城天气像极了余华和莫言笔下的风
发布时间:2024-04-17   每日商报

时而温润和煦 时而剑拔弩张

每日商报讯 昨天白天,太阳躲进厚厚的云层,偶尔露脸。虽缺少阳光的热辐射加持,但最低20℃的气温,整体感觉还是偏暖。漫步西湖,和着微风,也有种“暖风熏得游人醉”的微醺感。不过,风即将变向,天也在变脸。

“雨水君”驾到

接下来还有两次明显阵雨雷雨天气

据杭州市气象台消息,昨天傍晚到今天上午,全市有中到大阵雨或雷雨,中南部县市部分暴雨。淳安、建德、桐庐、临安西南部是强降水区域,雷雨时可伴有雷电、短时强降水和局地8-10级雷雨大风等强对流天气。其中,杭州南部地区(淳安、建德)自昨天下午就转为阵雨或雷雨天气,今天早晨上班高峰期也是强降水时段。

好在,强对流来得快、去得也快。今天下午起,杭州的降水会逐渐减弱,转小雨天气,夜里雨止转阴天。19日、22-23日还有两次明显阵雨雷雨天气,请大家及时关注。

此外,气温的波动也会较大,今天白天最高气温只有19℃,之后19日气温又会回升到27℃左右。

为什么又一次突发强对流?浙江天气网解释,这两天,西南暖湿增强并出现西南低空急流,急流的产生使得向浙江输送的水汽大增,“暖式切变线”增强,从而引发强对流,尤其是强降水的发生。值得注意的是,全省范围,强对流现身时风力大,预计有8-11级局地12级以上雷暴大风,且局地或出现冰雹。

看余华和莫言写风 还有古之“风谈”

你更喜欢哪一种?

昨天,杭州主城区最大风速5.8m/s,4级和风,吹动树叶,湖面轻漾,接下来强对流还将带来8-10级雷雨大风,风起云涌。

而文学场域近来也掀起一场“风谈”,搅动文坛池水。昨天,莫言的微信公众号发布了一则推送《莫言:今天收到了余华的投稿》,两位文坛巨匠就“风”之意象展开了一场文学对话。

余华写风,是《山谷微风》里的彬彬有礼,“让我把三顶帽子安然如故带回北京”;是类比“少年时期在炎热夏天里寻找的穿堂风”,充满自由的诉求,又带一丝时光回不去的忧愁;也是“微风不可知”,在历史的长河中吹散英雄事迹,唤起人们的无边遐想。

读此文后,莫言“如坐春风”,以《妙哉此风》为余华作了按语。在莫言的笔下,风是具有动势和力量的,“无风不起浪,而无浪的大海,也就失去了神秘雄壮和狂暴”,如同40多年前所写小说中的龙卷风与台风,“这样的风极具破坏力,写时也感到剑拔弩张,读者读时也不会轻松。这样的风,作家爱写,因为风里可能产生传奇。”

同样是写风,一边是诗意生活里的微风叙事,一边是极具破坏力的传奇意象,二者的多元表达揭示了风在人类情感与生活中的影响。

而古代诗人对风的吟咏更加丰富,其意象表达也更为多样。

比如,风是具有季节特征的,甚至不同方向的风也暗示着不同的季节。《礼记·乡饮酒义》中有云:“东方者春”“南方者夏”“西方者秋”“北方者冬”。李煜在《虞美人》中写“小楼昨夜又东风”预示着春天又到了;晏殊在《蝶恋花》中写“昨夜西风凋碧树”意味着深秋已至。

在气象学中,风是空气的水平流动现象,无色、无味、无形。而在文人墨客的笔下,风是有画面和情感的,如“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生机勃勃、“古道西风瘦马”的寂寥萧索、“风急天高猿啸哀”的悲凉哀转,还有“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的震撼磅礴。

风,是自然的呼吸,是文人的灵感,是历史的见证,也是生活的韵味。而在你眼里,它又有哪些气息?


来源:每日商报    作者:记者 周振琪    编辑:李佳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