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机动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道路拥堵问题日益严重,尤其是学校路段在上下学时段的接送拥堵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焦点。杭州市钱塘区幸福河小学南门毗邻松合小区西出口,复杂的交通环境迫使校方封闭便捷的车库入口,导致车库无法启用,长期处于关闭状态,成为五年来困扰师生和家长的“最大顽疾”。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钱塘区政协常委滕玲建在调研中了解到这个情况后,决心发挥政协委员的智慧和力量,帮助学校彻底解决这个难题。
自2023年9月起,由滕玲建委员牵头,钱塘区政协心之园委员工作室的委员们凝聚合力,联合交通、街道、社区等单位多次进行实地勘验,组织召开多轮座谈会、论证会,前后历时一年多时间,这个难题终于得以妥善解决。
前期,心之园委员工作室委员们联合交通运输局在学校周边对交通流量进行统计测算,发现上下学时段机动车通行量有500多辆,远超道路承载能力。“调研的时候,家长跟我们反映,每次接送孩子都要堵很久,孩子在车流中穿梭也很不安全。”滕玲建委员说,“无调研不建言,我们在多次实地调研之后,发现问题根源在于车库闲置和交通组织不合理,在此基础上,形成了一篇专题报告,提出‘启用地下车库+优化交通流线’的初步解决方案,实现更安全更便捷的地下车库接娃模式。”
想要实现“地下车库接娃模式”就要解决松合小区西门出入口开启问题。当这一消息传至社区时,居民议论纷纷,抵触情况较大。“地下车库启用后会不会影响我们的日常出行?”“我们小区的出口会不会被占用?”“小区建在前学校建在后,怎么可以迁就?”居民的不同声音让此项目不得不再次搁置。为此,2024年暑假,心之园委员工作室联合市区相关部门在幸福河小学连续召开了2次现场会推进会,前前后后进行了十几次座谈协商,终于在24年12月底,各方就“地下车库接娃模式”达成共识,地下车库的提升改造迈上了快车道。
目前,“地下车库接娃模式”已经建成,今年5月正式投入使用。“花了好些气力才建成这么好的模式,大家都很爱护,表示将进行自主轮流维持秩序。”老师和家长们开心地说道。而工作室的委员们并没有止步于此,依然定期在对地下车库使用情况和周边交通状况进行调研评估,看看能不能进一步优化管理模式,让这项民生工程在微治理中不断提升。
“为民办实事是政协委员的责任担当。在帮助解决幸福河小学上下学交通拥堵问题的过程中,我感受到了政协在助力民生问题解决中的独特优势。”滕玲建说道,“后续我想持续探索委员工作室服务群众的更多模式,久久为功、善作善成,为城市精细化管理和民生改善提供一些生动范例。”
政协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