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璟 制图
今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回首过去5年,从“十四五”初期稳步蓄力,到GDP总量跨越2万亿台阶的稳健步伐,杭州不仅以总量进阶在全国经济版图上刻下了新的坐标,更以高端制造业突围、数字经济领跑、新兴产业蓬勃的“结构向新”,以民营企业“五榜夺冠”、外贸结构优化的“动力更劲”,书写了在全国高质量发展格局中的“跃升答卷”。
总量向上
跻身2万亿俱乐部第八城,彰显经济大市担当。
“十四五”期间,杭州经济总量一路向上。开局的2021年,杭州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2022年,尽管面临复杂严峻的国内外环境和多重超预期因素冲击,杭州全市生产总值经济保持稳定恢复。2023年,杭州经济迎来全面回暖,GDP突破2万亿元,成为经济大市中一颗耀眼的明星。2024年,杭州再攀高峰,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21860亿元,比上年增长4.7%,持续在全国城市经济版图中占据重要位置。
经济总量的稳步增长,离不开重大项目的有力支撑。近年来,杭州紧盯项目扩投资,为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积蓄新势能。
城北半山临一街138号,项目总投资20亿元的华东医药生物创新智造中心拔地而起;今年5月初,总投资50亿元的中科盈德项目在桐庐宣告开工,杭州深入实施扩大有效投资“千项万亿”工程,吸引一大批重大项目落地生根。
如果把时间轴拉长,我们可以看到“十四五”期间,紫光股份未来工厂、中欣晶圆大硅片项目等先进制造业项目,为杭州的产业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阿里云全球总部、网易云音乐创新中心等数字经济标杆项目,引领着杭州在数字经济的赛道上加速奔跑;杭州西站枢纽、机场三期扩建等基础设施工程,极大地提升了城市的承载能力和辐射能力。2025年上半年,全市项目投资增长4.4%,工业投资增长3.6%,其中汽车制造业、通用设备制造业投资增速均超20%,为经济增长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动力。
2万亿俱乐部第八城背后,我们更应看到这座城市综合实力提升,杭州在全国经济格局中拥有了更大的话语权,能够承担起更多的责任和使命,为全国经济的高质量发展贡献了更多的杭州力量。
总量提升之外,杭州的“民富”成色更足,人均GDP也实现了新的突破。2024年,按常住人口计算,全市人均地区生产总值为173867元(按年平均汇率折算为24414美元),接近高收入经济体门槛。这一数据的背后,是杭州经济实力的显著增强,也是居民生活水平提高的有力支撑。
结构向新
经济发展不仅看总量,更要看质量。
5年间,杭州高端制造业、数字经济、新兴产业等诸多领域协同共进,共同写下杭州经济结构优化的强力注脚,成为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
在高端制造业领域,杭州取得了显著成就。2024年,全市规模以上工业中,高新技术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4.6%、5.0%和5.3%。2024年,杭州新能源汽车产量超过92万辆,比2020年增长了12倍。零跑汽车第100万台整车下线,成为中国第二家迈入“百万俱乐部”的新势力造车企业。这不仅展示了杭州在新能源汽车制造领域的强大实力,也体现了杭州高端制造业的蓬勃发展态势。
数字经济是杭州的一张“金名片”。“十四五”期间,杭州数字经济核心产业增加值从2021年的4905亿元增长至2024年的6305亿元,4年间迈上两个千亿级台阶。
稳步增长背后正是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强力驱动,不久前,杭州创下世界百强创新集群排名新高,排到全球第13位。5年来,以人工智能为核心的数字经济发展稳居全国第一梯队,众多数字经济企业蓬勃发展,阿里巴巴、网易等在电子商务、数字娱乐、云计算等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引领着全球数字经济的发展潮流。
之江大地上,新兴产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2024年,全市“五大产业生态圈”(剔重)营业收入19025亿元,比上年增长2.6%,其中智能物联、高端装备、绿色能源产业营业收入分别增长3.8%、0.4%和0.3%,生物医药和新材料产业也在不断创新和发展。在第四届全球数字贸易博览会上,最新亮相的具身智能清洁机器人“图灵一号”、XR眼镜新品,致力于数据要素价值实现的浙江数商,还有提供“AI+物流”服务的“全球数贸星座2035计划”等,展示了杭州新兴产业的新技术、新模式,是杭州产业结构升级和转型的最佳实践。
动力更劲
“十四五”期间,杭州经济发展动力强劲,民营企业发展成就斐然,外贸结构不断优化,新兴动能汇聚,为经济的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源源不断的活力。
杭州的民营经济发展势头强劲。在今年的民营企业500强五张榜单中,杭州“五榜夺冠”,各上榜企业数均居全国城市首位。这源于杭州民营经济多年来发展的坚实基础,2024年年末,杭州规模以上工业民营企业6391家,占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的88.9%,实现增加值2604亿元,占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的59.1%。民营企业货物出口4475亿元,比重更是占全市货物出口的75.2%。
杭州的民营企业在创新、市场拓展等方面不断突破,成为推动杭州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例如,吉利控股集团旗下的吉利星座第六个轨道面以1箭12星方式成功发射,完成了吉利星座一期组网,展示了杭州民营企业在高端制造和航天领域的强大实力。
放眼全市,2024年杭州入选全国首批智能网联汽车“车路云一体化”应用试点城市、北斗规模应用试点城市,落地人工智能、未来网络、合成生物、元宇宙4个省级未来产业先导区,出台通用人工智能、人形机器人、低空经济、合成生物等专项产业规划和支持政策。2024年,杭州全社会研发强度接近4%,高于浙江全省。
与此同时,新兴动能不断汇聚。“杭州六小龙”在全球出圈,这是杭州创新生态活跃的生动体现,5年来,杭州的创新主体不断壮大,2024年,年末培育认定研发中心6798家,其中省级2532家,市级4266家,新增全国重点实验室15家、总数达33家。这些创新主体成为杭州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推动着杭州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不断前进。
新动能加码,传统“三驾马车”之一的外贸依旧动力不减。面对日益复杂的国际环境,杭州外贸结构持续优化。2024年,全市货物进出口总额8549亿元,比上年增长6.4%,新兴市场持续拓展,对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出口1517亿元,增长19.9%。杭州的外贸企业积极适应市场变化,不断优化产品结构,拓展国际市场,提升了杭州在全球贸易中的地位。
杭州,以“重要窗口”的“头雁风采”,在全国经济发展的大舞台上绽放出耀眼的光芒,为全国城市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
政协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