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拱墅试点打破特校和普校的“围墙” 打通融合教育“最后一公里”
发布时间:2025-10-20   杭州日报

“这根针要戳到底。”在拱墅区健康实验学校实践教室里,高一的小郑正在教来自朝晖实验小学的同学做“上海绒绣”。第一次当小老师,小郑很开心:“今天又交了一个新朋友。”

近日,拱墅区举行了“架起彩虹桥,携手共成长”2025年融合教育活动。当天,朝晖实验小学与健康实验学校举行了“融合班级结对仪式”,两校的学生进行了班旗互换,特需孩子与普通孩子之间建起了沟通的桥梁。

结对成为融合教育的有益尝试

此次结对,有别于一般的人文关怀,是融合教育的一次有益尝试。

“前期我们尝试让特需孩子和普通孩子同上一堂课,一起在校园里开展活动,效果很好。”健康实验学校副校长黄炎淼介绍,特需儿童要融入社会,需要跟普通孩子有更多的交流,助力他们更好地开展社会化训练,“结对活动很好地打通了融合教育‘最后一公里’。”

随着特需儿童数量逐年增多,越来越多症状较轻的特需儿童进入普通学校随班就读。朝晖实验小学校长张莉渺认为,这样的结对也为普通学校提供了宝贵的融合教育实践平台,“通过结对,普通学校教师可以近距离观察、学习特教方法,提升融合教育能力,这为我们今后更好地服务特需儿童奠定了基础。”

首创“萤火学苑”获超高人气

拱墅区一直很重视融合教育。今年上半年推出全省首个普惠融合教育项目——“萤火学苑”课程,每到周末,区内18个街道的融合教育专项教学点开课,为597个特需儿童免费提供关键能力提升训练。“这项探索,就是为了破解全区特需儿童在康复指导上面临的‘上课远、费用高、支持少’的现实困境。”区教育局基础教育科负责人介绍,“萤火学苑”上半年累计授课720课时,家长满意度达98%。

超高的人气让秋季开办“萤火学苑”的呼声很高。拱墅区早早做了谋划,该项目将继续推出40门专项课程,在延续春季内容的基础上,秋季课程新增一对一测评课、周中入校课和家庭教育指导课。

“许多家长对子女是否存在特殊教育需求难以判断。”拱墅区特殊教育指导中心常务副主任郤玲亚介绍,“我们将提供免费专业评估,既避免医疗机构标签化带来的心理压力,又能准确找出学习困难根源,为每位孩子制定个性化方案。”

本学期,“萤火学苑”还将举办6场公益讲座和专项咨询,为家长提供知识学习和经验交流。郤玲亚表示:“融合教育需要家庭、学校、社会三方协同,共同培养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增强其自信心与成就感。”


来源:杭州日报    作者:通讯员 沈星凯 记者 王厚明    编辑:李佳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