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意思!杭州多了家图书馆 没有书 全是布
2016年11月18日 09:03:25 星期五

这里有1800多种布料样品

布料图书馆团队

“一间图书馆竟然没有一本书?”你没看错,杭州多了一家没有书的图书馆。走进这间图书馆,没有一本书,各种布尽收眼底。

这间“布料图书馆”占地2000平方米,整个空间分水泥和木两种颜色,设有户外、运动、都市、自然、艺术等5个主题的小型展厅。在开幕当天策划了“1-20布料计划”主题展览,一块最普通不过的100%涤纶布料,经过专业研发设计,和多种现代工艺技术的处理,变化出了20种迥然不同的风格,邀请了12位设计师发挥想象力,再创作,令材料本身发声。

疑问来了,“为什么要做这样一间图书馆?”主理人Mary始终话不多,她穿着黑色便装,黑框眼镜,密头黑鞋,妆容很淡,但很细致,典型的知性女人装束。虽然一直在幕后默默做材料,在这个节骨眼上,终究要走到台前。“我们只是想做一个踏实的东西——一个言之有物的美学呈现,而不是飘在空中那种。一块布,你也可以变化出1-20,甚至1-50、1-100。一块最基础的布料,本来会被抛弃,通过智慧的改造,呈现各种风格”。

布料图书馆聚集了1800多种样品,10-30米不等。设计师可以在这里选择、设计、再造,获得布料创作的自我实现。同时,人对布料,布料和空间,人和空间,布料多样化的艺术展现力和思考都在此被表达、分享和记录。而材料,不仅仅是一个美的呈现。Mary希望从一块材料出发,用质朴的语言策展,源源不断地发声。

这里的每一块布都可以触摸

Mary毕业于杭州大学哲学系,从事材料工作有18年。

说到布料图书馆,Mary说这一切都是自然而然发生的。“从去年5月份开始画图,准备,9月动工,现在才开始。希望设计人不从选面料开始去设计,而是从材料创作开始。”很多图书馆也承担着博物馆功能,而布料图书馆和别的博物馆不同之处在于:里面的每一块布料都可以亲近、触摸,给每个接近它的人带来不同感受,甚至是启发。在这里,每一种布都与图书一样有编码,易查询、易移动。

1块面料变出20种形态

而事实上这个温婉的女人,持续4年默默支持了二十多位独立设计师。

“一个从中央圣马丁(编辑注:英国著名艺术与设计学院)毕业的设计师和我说,你知道在伦敦买面料有多贵吗?设计师为什么要花200欧(元)、300欧(元)买材料,非得要买日本、意大利的面料为自己脸上贴金?我想我们何不互相帮助,实实在在地去改变问题。让事情变得不难。”

Mary笑言别的事可能做不了,这件事可以找到乐趣,帮助他人完成设计和制作,做一个不一样层面的自己。“我希望陈列的布料都好使用,所以设计了一个样品系统。设计师来到这样,好比老鼠掉进米缸里”。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宋笑梅 编辑:高婷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