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抢救一位危重病人 新华医院血液科元旦发起紧急总动员 |
2017年01月03日 07:57:39 星期二 |
休假医生返杭 苏州实验室加班 省血液中心加班 血液科主任傅丽娟及ICU医生正在检查血浆置换后病人情况 1月1日,2017年的第一天,浙江省新华医院血液科主任傅丽娟15:59发了一条朋友圈:“苏医出凝血室加班、血库加班、浙江省血液中心紧急调拨、10-15位的无偿献血、休息医生加班、外出休假医生从淳安返杭、值班医护一直处于抢救流程中……生命就是这样,在许多人与酬劳完全无关的工作中,保留下来!——元旦有感。” 让她如此有感而发,是因为这一天,为抢救一位“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的危重病人,苏杭两地的医生、陌生人的责任心和爱心深深地打动了她。 两天内从正常人到意识完全丧失 必须马上血浆置换 1月1日晚上9点,记者赶到新华医院血液科病房。病人刚刚做完血浆置换,闭着眼睛,显得烦躁不安,她的丈夫坐在床边,紧紧握着她的手,眼睛红红的。周围有几个上了年纪的家属,是病人的爸爸、妈妈、婆婆。大约半个小时后,病人慢慢平静了下来。 血液科主任傅丽娟示意我走出病房。她的中短直发,微微有些凌乱,她告诉我,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TP)是一种死亡率很高的疾病,不做血浆置换的话,死亡率在90%。 “这种病很少见,一年一个医院最多可能也就碰到个十来例,我们浙江甚至都没有地方可以做检验确定这种病。病因是病人血液里有一种酶的活性发生变化,导致病人的微循环系统发生小血栓,继而出现多脏器衰竭等等。” 这位病人姓杨,41岁,她一开始是因为溶血性贫血和血小板严重减少,上个月30日被收治入院的,入院时神志完全清晰,但仅仅就在两天的时间里,她的反应就越来越迟缓,1月1日早上,她已经完全丧失了意识。 一直密切关注着杨女士病情的值班医生胡美薇马上把杨女士的病情发到了血液科的微信群里。 救人要紧,假期取消 上个月31日,傅丽娟就和丈夫出发去了安徽泾县,听说那里有一道“皖南川藏线”,风景奇美,他们打算趁这个难得的假期去探险。 专做血液置换的郑兵荣医师则和妻子回了千岛湖靠近安徽地界的丈母娘家,他2岁的儿子放在这里,由丈母娘替他照顾已经一个多月了,趁着假期,他想好好和儿子团聚两天,顺便走走亲戚。 1日中午,他们都在微信群里看到了杨女士的情况,也都接到了胡医生的电话。 “我要回去。”傅丽娟和丈夫说。丈夫也是一名外科医生,二话不说就陪着妻子一起开车往回赶。 “我要回去。”郑兵荣对妻子说。妻子是一名会计,她沉默了一会,问:“一定要你回去么?” “如果病人得的是TTP,那我得给她做血浆置换。科里能操作血浆置换仪器的只有两个医生,另一个去了江苏,还是我近一点。”妻子不响了,默默接过郑医生怀里的孩子。 |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谢谨忆 通讯员 阮芝芳 编辑:高婷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