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新能源车充电线半夜起火 巡逻保安比消控报警早发现9分钟 车主希望大家吸取教训,充电线千万不能接!
发布时间:2024-04-17   都市快报

保安朱家立拍摄的起火现场

3月15日当晚在充电的比亚迪

4月14日上午,张女士在丁桥玺之湾业主群发了一段文图(上图):

“传播正能量:我们小区的奶奶眼睛看不到了,保安大哥看到,陪奶奶去买药,又把奶奶送回家。奶奶回来看到我,一定让我拍下来发群里,表扬一下保安大哥。”

马上有业主发言:“这位保安大哥就是7幢楼下车库起火的救火英雄。”

跟在后面表扬保安的业主越来越多,还有业主提议,“群里每人发10元钱,由群主送给这个英雄如何?”提议刚过几秒钟,就有业主向群主蒋慧英转账了。

蒋慧英说,突然收到业主转账,她都蒙了,后来才知道怎么回事。到4月15日,收到群里90户业主一千多元捐款,准备给保安送锦旗、发红包。

搀扶奶奶买药的保安朱家立,就是业主们说的“7幢楼下车库起火的救火英雄”。

3月15日深夜,朱家立像平常一样,骑电动车在地下车库巡逻,这样的巡逻两小时一次。

“我突然闻到焦味,感觉不对头,赶紧骑过去看,拐个弯就看到有一片火红,拿手机拍了几秒视频,马上用对讲机报告‘7幢下面着火了’。”

“起火点在桥架箱上,上面都是电线,不能用消防水栓,我马上拿旁边的干粉灭火器灭火,大概过了两三分钟,值夜班的沈德勇、江勇和林清明都来了,我们4个不停用灭火器喷,十几分钟扑灭了,17个灭火器用光了16个。”朱家立说,火扑灭后,几个人身上、地上、附近车上全是干粉,像下过雪一样,后来通过烟道排了两天的烟。他们没有消防员的头盔面罩、头灯、防护服等专业装备,照明只有几个小手电,还要强忍现场的焦煳味和让人难受想吐的干粉……好在发现得早,扑救及时,把损失减到了最小。

朱家立,安徽安庆人,55岁。

沈德勇,杭州人,57岁。

林清明,衢州人,58岁。

江勇,四川宜宾人,53岁。

比消控报警早发现了9分钟

西宸物业周主任说,灭火器在起火前几天刚刚换了新的,都是这些保安一个一个自己装上去的,他们对每一只灭火器的位置和使用了如指掌。

记者看到了小区消控室对当天的记录:火警,804001-144点型感温,3月16日00:04。朱家立发现后用手机拍视频的时间是3月15日23:55。

秩序部许主管说,消控报警时间比朱家立发现火情晚9分钟。如果不是巡逻保安及时发现、报告、灭火,等消控室发现火警再去查看,结果很可能完全不一样。

橙柿互动曾报道,3月22日凌晨,滨江区江畔云庐小区地下车库,一辆新能源汽车充电自燃,相邻车辆被烤成焦炭色,另一辆车玻璃被炸穿,凌晨业主听到类似爆炸声,充电的事故车只剩铁架子。

小区消控室接到火情示警是凌晨4:43,值班人员查看确认,第一时间向物业经理报告,物业经理第一时间报警,社区消防和滨江区消防大队很快赶到现场。

从监控视频看,4:28,一切正常。4:29,有一点点烟。4:30,烟明显多起来。4:32,烟变大画面朦胧。4:38,很厚的烟雾冲出来,现场什么都看不到了。

江畔云庐失火事故从4:29看到烟算起,到4:43消控室火情示警,都过了14分钟。物业经理说,地下车库空间开阔,报警器需要烟雾达到一定浓度才会报警。

充电线为什么起火?

车主说:千万不能接

玺之湾西宸物业秩序部许主管说,后来上城消防大队现场查勘,发现地下车库的弱电桥架箱上,有一根强电线,是一辆比亚迪新能源汽车的充电线,线上有明显加接痕迹,起火事故点正是这根充电线的加接处。比亚迪车主对事故责任没有异议。

西宸物业周主任说,因为灭火,33辆私家车落满干粉,物业保洁进行了清洗,其中一辆理想牌电动汽车没关窗,车里都是粉尘,去外面两次精洗花了1200多元,还有两辆车去外面洗车,一辆花了40元一辆花了20元,加上监控线路维修3000元,都由比亚迪车主承担。

比亚迪车主张先生说,车是2019年买的比亚迪元,基础款10万多一点,老婆上下班代步,周末接送孩子上课,开了5万多公里,满电能开300多公里,一般一周充一次。车位是后面买的,充电桩是2022年装的,7KW的慢充桩,充一次要五六个小时。3月15日半夜,这辆比亚迪确实在充电。

张先生说,充电桩是请电工装的,充电的线缆是自己去石桥路的机电市场买的,100米花了一千六七百,后来线缆不够,电工说可以买线缆接,他老婆又买了十几米。“接线的问题我们又不懂,听电工说可以的。”

这一次着火总体损失4320元,安装充电线缆的电工叫来现场,看过情况,赔了一半损失。

张先生给保安们送了锦旗。“特别感谢他们,把损失降到了最低。”张先生的母亲也说,多亏及时灭了火,不然损失就不是几千元钱能解决了。

张先生更希望通过他这次教训,让更多的新能源车主知道,充电桩铺线时,千万不要接线。

“现在小区地下车库到处都是新能源车的充电桩,楼上就是家人与家园,安全最重要。”


来源:都市快报    作者:记者 陈卫民    编辑:李佳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