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是
裘路:搭好杭甬“双城记”协议前期框架 数据共享及流转中注重隐私保护
发布时间:2022-08-30   杭州政协

杭甬

双城记

杭州和宁波长期以来

都是浙江经济社会发展的“双引擎”,

是带动全省高质量发展的“领头羊”。

如何进一步加强杭甬两地

多领域多层次多形式的交流合作,

唱好“双城记”?

市政协委员裘路

提出这些建议~

888af145e7f660beac049030bdadc593_640_wx_fmt=jpeg&wxfrom=5&wx_lazy=1&wx_co=1.jpg

裘路

市政协委员、浙江五联律师事务所合伙人

搭好杭甬协议前期框架

数据共享及流转中注重隐私保护

十几年前我在宁波生活过一段时间,身为杭州本地人,我对两地都有很深的情感。近几年,宁波的发展非常迅速,GDP紧跟杭州。但由于历史原因,宁波与杭州的合作、联动不及上海,“双城记”能够将杭州的数字产业化与宁波的产业数字化相融合,并进一步加强两市在政治、经济、人文之间的合作。

目前,杭甬“双城记”还处在调研阶段,仍有许多事项需要研讨并论证,我从法律和民生方面谈一谈自己的想法:

从事前的角度,双城记是杭州与宁波之间的协议,协议的前期框架非常重要,涉及的范围也非常广。例如,两个城市之间关于“一卡通”的落地有哪些困难,其中哪些属于技术问题,哪些属于法律问题?技术方面,技术问题如何解决?前期技术开发以及后期技术成果的知识产权如何保护?法律方面,是否有已生效的法律规定?模式方面,是否有成功案例可以借鉴学习?能否突出中国特色?

从事中的角度,落地服务或执行部门的工作范围是什么?遇到因地域不同而发生政策冲突或法律纠纷时具体操作的法律依据是什么?平台操作是否合规合法?主管部门是哪一个?发生纠纷时管辖的法院或仲裁的机构具体是哪些?这些问题在做顶层设计时建议一并考虑,可以在平台上增设明确的提醒或操作指南,便于工作人员操作,也利于两地老百姓知情权的保护。

从事后的角度,当老百姓遇到用卡困难或提出意见时,才能客观反映产品或服务的可行性以及不足点。涉及产品或服务方面,由于法律具有滞后性,需要在具体使用或操作过程中,不断遇到问题,分析问题,从而提出解决问题的法规、规章或司法解释,以完善对新鲜事物的法律保护。

此外,我认为“一卡通”主要是建立在两个城市间的数据共享以及流转。涉及数据,特别是公民信息的数据,应当特别注意隐私的保护,以及数据的利用范围和限度。

相关部门在设计“一卡通”或者其他的双城记产品时,建议分阶段,循序渐进且有针对性地考虑政策兼容、操作便民、纠纷解决机制公正高效等问题。

来源:杭州政协    作者:文 裘路    编辑:李佳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