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协常委杜国忠:树新发展理念 走高质量发展之路
学好《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这一重要著作,对于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做好当前各项工作具有现实和长远的指导意义。通过学习该书第九专题《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结合杭州实际,谈几点体会。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特征,就是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这是根据我国发展条件和发展阶段变化作出的重大判断,指明了新时代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特征。根据这一判断以及当前面临的国内国际两个大局,我们在经济工作中必须认真抓好以下工作。
一是坚持创新引领经济发展,强化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这是新发展理念之首。创新包括科技创新、制度创新、模式创新等等。从杭州来看,不乏制度和模式创新,许多创新在全国发挥着引领作用,但真正的短板是科技硬实力的创新。今后工作中一定要充分发挥科研院所和大企业在科研方面的优势,集中力量联合攻关,在核心技术上有拳头产品和优势,真正成为创新型城市。
二是大力发展实体经济,筑牢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坚实基础。实体经济是整个国民经济的根基。杭州这些年的发展得益于抓住了互联网经济的先发优势,经济持续保持稳定发展,但杭州制造业在整个经济体系中所占比重不断下降,已成为拖累杭州经济持续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原因。在今后一个时期,杭州要围绕市委制定的“新制造业计划”,下决心下恒心,久久为功,狠抓制造业发展,加快两化融合,在提升传统制造业的同时,在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方面取得突破,夯实经济之基。
三是充分发挥民营经济作用,激发经济活力。杭州是民营经济大市,民营经济在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必须高度重视民营经济的发展,激发广大民营企业家扎根杭州发展的信心和决心,为广大民营企业投资创业创造良好的营商环境。
四是强化区域协同发展,优化空间布局。结合区域发展及产业优势,合理布局产业发展空间,形成各具特色的产业体系。按照产业链协作与分工的要求,强化招商引资的统筹与协同,不断整合提升产业发展主平台的集聚优势。
五是按照构建“双循环”发展格局要求,进一步扩大开放。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下,区域之间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在扩大内需抢占国内市场的同时,要十分注重扩大对外开放,加强同“一带一路”国家联系,抢占国际市场。要加强对浙江自贸区杭州片区的统筹规划,充分发挥跨境电商先发作用的优势,做大做强交通物流、航空货运能力,打造数字贸易中心。
市政协常委郑利敏:深化教育改革 促进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推进高水平建设美好教育
读《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六至九章,给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论述内容。中央全面深化改革委员会自2018年3月以来先后召开会议16次,推进各项事业保持健康有序稳步发展,其中《关于减轻中小学教师负担进一步营造教育教学良好环境的若干意见》《关于规范民办义务教育发展的实施意见》《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等都和教育息息相关。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治国理政方略的同时,结合教育工作,就“深化教育改革,促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谈几点体会。
一是改革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改革内容要回应广大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殷切期盼。教育改革要满足群众对“美好教育”的向往。当今,人民群众对教育越来越重视,对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要求也越来越高,如何实现从“有学上”到“上好学”转变,我们做了很多探索。尤其是推进名校集团化战略再深化、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自2004年首次提出以来,不断拓展深化,从最初以城区教育集团和城乡互助共同体为主体的1.0版本,发展到以区域特色共同体为主体的2.0版本,再提升到跨层级跨区域的3.0版本,加速杭州基础教育从县域优质均衡走向市域优质均衡。
二是改革要解决不平衡不充分这一主要矛盾,改革的任务是破解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教育改革要以问题为导向,补短板强弱项,针对民办学校择校热问题,坚持“抓落实、挖潜力、促优化、强监管”,出台民办学校审批地招生、电脑派位录取、公办民办学校同步招生等工作细则,解决民办学校“掐尖”招生顽疾,2020年六城区民办小学、民办初中报名人数与录取比例显著降低,民办学校提前招生、掐尖招生的违规行为得到有效遏制,民办“择校热”明显“降温”。同时推进公办初中提质强校行动,通过提升办学条件、新名校集团化、强化名师和名校长队伍建设、课程改革、教科研促进、教育信息化建设、特色项目培育等“八项行动”,办好家门口学校,努力实现办好每一所学校的目标。
三是改革要推进教育治理能力和治理体系现代化,改革的目标是建设展示推进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重要窗口”。坚持把立德树人的成效作为检验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全面推进“五育”并举的育人体系建设,优化完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实施青少年“美好成长”计划,开启“美好成长之旅”新实践,协同卫健、妇联等部门共同研制关于加强儿童青少年心理健康的政策举措,构建社会、家庭、学校、医疗卫生机构联动的儿童青少年心理服务体系,促进其身心健康发展。
教育改革不是一蹴而就的,教育改革要遵循教育规律,敢于蹚深水区,要因势利导、精准施策,敢打硬仗、敢啃硬骨头,一件一件抓落实,确保改革落地见效。
上城区政协委员宣芝萍:胸怀“两个大局”做好自己的事情
我在上城区这片皇城根沃土下从事了16年的传统服务业,在2020这个特殊的年份里,转型到了西湖区从事高校经济数字经济产业园工作。在认真学习了《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之后,很有感触,激人奋进。
一是拥抱数字化。全球经济真正进入到了深度调整的阶段,数字经济已经润物无声地改变着我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模式,正不断渗透到产业链的每一个环节,孕育出无限可能的“新产业组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领导干部要胸怀两个大局,一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全局,一个是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这是我们谋划工作的基本出发点。传统行业在新旧动能转换期的阵痛是难免的,需要我们从认知上进行改变,在做透原有核心业务价值和拓展数字化结合上做好文章,引导开拓新的组织模式和业务模式,主动积极的办好自己的事情。
二是协同共生化。第三卷中提到“开放合作,命运与共”。在新时代,战略已从传统的竞争逻辑转向共生逻辑,企业竞争力更多的是依靠连接数和协同力。经济主阵地不仅仅是圈一个区域,建一个小镇,而是需要更多的去营造产业生态,不断延伸和拓展价值网络,构建好这张主阵地的产业链网。产业园的真正意义在于搭建起企业与政府、企业与市场、企业与创新、企业与资本的桥梁和纽带,用阳光雨露土壤去滋养更多的小花小草变成参天大树。
三是生态和谐化。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仅只停留在表面,更要切切实实地去解决人民群众关心的众多现实问题,力戒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心中藏有一份深深的“为民情怀”,敢于直面问题,勇于解决问题,用自己的热情去点燃他人的热情。
政协要闻